減隔震百科 隔震結構是否考慮周期折減 1)如果考慮周期折減,也只是針對上部結構,隔震層沒有隔墻產生剛度問題,不考慮周期折減。 2)算例 通過改變上部結構材料來實現周期折減,上部結構周期折減為原結構的0.6倍 以隔震層變形為主的前三周期,上... 10月08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減隔震新聞 減隔震建筑什么意思? 減震建筑是指選用新式抗震技術修建的房屋建筑。隔震技術主要在建筑物基礎或某個區域設置隔震設備,造成隔震層,再將建筑物總體結構分隔,能夠耗費地震能量,從而降低地震能量的向上傳遞,更有效的確保上部結構的建筑... 10月08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減隔震百科 深度解讀《建筑隔震設計標準》 消能減震和隔震技術可以提高建筑安全性,減輕建筑的地震破壞,避免人員傷亡和次生災害,減小地震災害產生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隔震結構是指在建筑物上部結構與基礎之間設置隔震層,以延長整個結構體系的自振周期、... 09月23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減隔震百科 房屋如何抗震? 1、?地震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破壞是導致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建造結實堅固能抗震的房屋,是減輕和避免地震破壞和損失的關鍵。 2、?影響建筑物地震安全的... 09月22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減隔震新聞 全國最大減隔震醫療建筑川投西昌醫院竣工交付 近日,由中建集團旗下中建西南院設計、中建一局承建的川投西昌醫院竣工交付。川投西昌醫院是全國最大減隔震醫療建筑,投用后將成為區域內領先、滿足多層次和多元化需求的國際化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有效提升整個西昌乃... 09月21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減隔震百科 簡談中國古建筑木結構的結構性能 一、木結構古建筑的結構形式 以木結構作為主要骨架的中國古代建筑開創了新結構形式,并且產生了和這種結構形式相配套組合的各種平面布置方式和外觀結構性態。我國古代建筑從原始社會末期起,到封建社會末期的清朝,... 09月15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減隔震百科 黃劍濤:減隔震技術可從根本上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截至11日17時,此次地震已造成93人遇難、25人失聯。悲痛之余,抗震防震相關問題引發人們思考。 中國地震局·深圳防災減災技術研究院院長、中國... 09月14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減隔震百科 減隔震行業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 1、減隔震行業發展概況 地震是人類無法避免的自然災害,地震引起的震動對建筑物的破壞是毀滅性的,給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歷次震害調查表明,地震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主要源于建筑物和工程設... 09月13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減隔震新聞 專訪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趙仕興:建筑抗震設計為何如此重要? 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此次地震有感范圍廣、震感強度大,除四川省外,重慶市、云南省、陜西省、貴州省等多省均有震感報告。而據當地居民反映,震中附近多地出... 09月13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減隔震新聞 應急管理部發布四川瀘定6.8級地震烈度圖 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地震發生后,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地震現場工作隊依照《地震現場工作:調查規范》(GB/T 18208.3-2011)、《中國地震烈度表》(GB/T... 09月13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