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屬分類:減隔震百科
確切的說是減隔震和傳統抗震一起成為未來主流防震技術(并不完全取代傳統抗震),因為減隔震解決了傳統抗震的痛點: 地震無法預測,區域發生超設防標準的地震時,安全余量不足,無法有效抗震。
在建筑上抵抗地震,一般使用抗震或者隔震技術。抗震設計,就是將建筑結構的剛度加大,增加用鋼量,以便能夠抵抗地震時的受力。隔震設計,是指將建筑的上部結構和基礎全部斷開,中間用橡膠隔震支座,這種支座的特點是有足夠大的豎向承載能力,水平向受力后可以產生水平位移并且消耗能量,從而將地面的地震能量隔斷,保護上部結構,從而保護人們的生命安全。
抗震設計的建筑比較剛比較硬,好比一塊石頭,但是遇到設計值之上的地震,還是抵抗不住受力而發生破碎。而減震設計的建筑比較柔,好比海綿,受力后會有較大的變形,但不會破碎和斷裂,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以柔克剛。
所以,建筑行業應該大力發展隔震技術。目前,一些地震多發區域的建住部已經強制要求醫院、學校建筑必須使用減震技術。
大家都在看:
贊
0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