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94、鋼框架節點設計時程序不滿足抗規8.2.8條,多次調整梁截面都不行?
答:STS 對此已作了改進,可自動調整設計結果(如增加螺拴數量、增加連接板厚度、增加焊角尺寸、或者將單剪連接改雙剪連接等措施),以盡可能滿足該條要求。如果Mu>1.2Mp不能滿足,需要修改梁截面(一般要求采用大翼緣截面尺寸),或者參考有關圖集來加強梁端連接或者削弱梁截面解決,從規范條文理解分析,對于懸臂梁構件可不按此條要求處理。
95、無支撐鋼框架和SATWE里的“p-△“效應?
答:SATWE中的“p-△“效應是針對混凝土結構的,于鋼結構設計規范中的二階彈性分析有所不同,目前STS還不能做此類結構的二階彈性分析。
96、問:SATWE軟件計算鋼結工程,在各層配筋的文本文件中,F3(m)和F3(s)分別代表何意?
答:F3(m)表示梁跨中剪應力值。F3(s) 表示梁支座剪應力值。
97、 1:在設計一個鋼框架―支撐結構,具體計算遇到兩個問題:SATWE有否按《抗規》針對此類結構進行8.2.3―2條規定“框架部分按計算得的地震剪力乘以調整系數,達到不小于結構底部總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地震剪力最大值的1.8倍二者的較小者”?還有就是人字形與V字形支撐有否放大調整?
答:《抗規》8.2.3―2條程序暫沒有調整,因大數此類結構都能達到這一要求;人字形與V字形支撐內力,包括十字交叉支撐和單斜桿支撐等都按《高鋼規JGJ98--90》執行調整,偏心支撐的內力不放大。
98、問:在門式剛架計算中,按照門規的要求,需要在基本風壓的基礎上考慮綜合調整系數,問程序有否自動考慮?又陣風系數在程序中是怎樣考慮?
答:根據用戶使用菜單功能的不同,程序考慮的情況不一樣。如在門式剛架交互輸入中已在風荷載對話框中分別列出基本風壓,調整系數值,用戶只需確認即可;在工具箱如檁條等計算對話框中程序描述是“調整后的基本風壓”,那么在這里就需要用戶將綜合調整系數1.05乘以基本風壓值之后再填寫進去。陣風系數在門規中附錄A中規定不需要考慮陣風系數。
99、我們在STS中做一個排架結構,混凝土柱鋼梁,當柱子的混凝土標號由C20變為030后,為何計算結果柱子的彎矩及配筋均有上升?
答:柱子混凝上標號C20變為C30,彈性模量由2.55 X 104N/mm2變為3.0 X 104N/mm2,柱剛度有所增加,地震剪力會有所不同,柱子與梁的線剛比也發生變化,分配到的內力也不同了,因此會改變,但數值變化不大。
100、多跨門式剛架結構中,中間柱的內力包絡圖基本相等,為何計算結果中中柱的基礎底板厚度設計不同?
答:sts中柱的基礎底板厚度設計是對柱的所有工況下的內力進行計算取最不利的計算結果,對于多跨結構由于STS程序可以考慮,活荷載的不利布置,各工況下中間柱的內力會有一定的差異,導致各中間柱底板設計尺寸厚度等不同。
101、在鋼結構支架計算中,我們發現使用;SATWE計算和TAT計算結果出入較大,工程結果中.TAT鋼梁整體穩定計算均為0,而SATWE的鋼梁整本穩定計算為2,請問這是什么原因?
答:TAT與SATWE兩種模型計算假定本身就是不一致的,在TAT中是按強制剛性樓板假定`,所以鋼梁的穩定驗算均為0,另外TAT中風荷載是取計算值,而SATWE中風荷載是取規范中上限,所以會有些偏大,導致結果的差異。
102、設計一有填充墻的鋼框架,用SATWE計算,發現計算風載和不計算風載兩者的計算結果相差非常大,很是迷惑,但本人覺得無填充墻的框架結構受風面積只有梁柱,風載很小,計算與不計算兩者的差值很小才是,所以煩請解釋一下原因?
答:無填充墻的鋼結構該項只用于計算風振系數時用到,擋風面還是考慮整個墻面完全擋風來考慮的;如果您的結構是一個開敞式結構,可以根據您的梁柱構件擋風系數修改體型系數,折算成全墻面擋風,或著手工交互修改作用風載。
103、我們設計鋼結構或超高層建筑結構中,常遇到有效質量系數已經大于90%,但是剪重比不夠的現象,這種情況該如何是好?
答:這種情況往往是結構剛度、質量不匹配造成的??砂匆韵聨追矫鏅z查處理:1].需要增加結構剛度,或調整結構布置。2].檢查結構加載是否有問題,荷載太小也是樓層質量偏小,剪重比太小的原因之一。3].只有在確認結構方案(結構布置、荷載作用)合理后,才可以啟用程序內部的最小地震剪力放大系數這個功能。否則,應視為結構方案不合理,需要重新調整。
104、我在應用STS鋼結構軟件查詢計算結果時發現短梁與柱連接節點中腹板與柱角焊縫厚度為負值,這是什么意思呢?
答:焊縫高度出現負值,是當焊縫設計不夠時,程序自動在焊縫尺寸計算值的前面加的一個負號,在繪施工圖時此值有時會變成“*”,沒有特殊含義,只是一種表達方式而已。用戶應對該焊縫值自行計算調整。1)不計算豎向荷載;2)一次性加載;3)按模擬施工加荷方式計算豎向力1;4)按模擬施工加荷方式計算豎向力 2。我想請教各位高手:什么時候要考慮施工加荷方式計算豎向力?什么情況不計豎向荷載?1)不計算豎向荷載,即不計算豎向力:它的作用主要用于對水平荷載效應的觀察和對比等。 2)一次性加載計算:主要用于多層結構,而且多層結構最好采用這種加載計算法。因為施工的層層找平對多層結構的豎向變位影響很小,所以不要采用模擬施工方法計算。 3)模擬施工加載方法1:就是按一般的模擬施工方法加載,對高層結構,一般都采用這種方法計算。但是對于“框剪結構”,采用這種方法計算在導給基礎的內力中剪力墻下的內力特別大,使得其下面的基礎難于設計。于是就有了下一種豎向荷載加載法。4)模擬施工加載方法2:這是在“模擬施工方法1”的基礎上將豎向構件(柱、墻)的剛度增大10倍的情況下再進行結構的內力計算,也就是再按模擬施工方法1加載的情況下進行計算。采用這種方法計算出的傳給基礎的力比較均勻合理,可以避免墻的軸力遠遠大于柱的軸力的不和理情況。由于豎向構件的剛度放大,使得水平梁的兩端的豎向位移差減少,從而其剪力減少,這樣就削弱了樓面荷載因剛度不均而導致的內力重分配,所以這種方法更接近手工計算。另外pkpm公司還在其技術說明中提到:"模擬施工加載2"是在原模擬施工加載計算原則的基礎上,通過間接方式(將豎向構件的軸向剛度增大10倍),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基礎的不均勻沉降。這樣,基礎的受力更均勻。對于框剪結構而言,外圍框架柱受力有所增大,剪力墻核心筒受力略有減小。??"模擬施工加載2"在理論上并不嚴密(本人解釋:人為的擴大了豎向構件與水平構件的線剛度比),只能說是一種經驗上的處理方法,但這重經驗上的處理,會使地基有不均勻沉降的結構的分析結構更合理,能更好地反映這類結構的實際受力狀態。設計人員在軟件應用中,可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使用。所以,pkpm公司建議:在進行上部結構計算時采用“模擬施工方法1”;在基礎計算是,用“模擬施工方法2”的計算結果。這樣得出的基礎結果比較合理。
105、什么是單偏壓?什么是雙偏壓?
答:單偏壓和雙偏壓的計算方法不一樣,單偏壓在計算配筋時,計算X方向配筋時不考慮Y向鋼筋的作用,計算結果具有唯一性;而雙偏壓則恰恰相反,雙偏壓在計算X 方向的配筋時要考慮與Y向鋼筋疊加,計算結果具有不唯一性?!陡咭帯?.2.4條規定,“抗震設計時,框架角柱應按雙向偏心受力構件進行正截面承載力設計 ”。一般建議用戶使用單偏壓計算,使用雙偏壓驗算(目前的SAWTE及TAT軟件均已增加此功能,操作簡介見2003年《PKPM新天地》1期38頁)。用戶進行雙偏壓驗算前,要先完成柱的施工圖設計,否則有可能驗算出錯。如在特殊構件定義中指定了角柱,程序自動按照雙偏壓計算。另外,當考慮了“雙向地震力作用”時,不應同時考慮[按雙偏壓計算]一般框架柱配筋。對于異形柱,這兩種計算方法的區別在于:“單偏計算”是將主形心內力作用效應分解到各個柱肢上再進行單偏對稱配筋計算,而“雙偏計算”是將主形心內力作用效應按異形柱的全截面進行配筋,因此有角筋共用。一般情況下異形柱宜采用雙偏壓計算,這樣異形柱的配筋計算會更準確
106、層間位移的計算應按照平面投影的兩點間距離計算,還是按兩點的x和y方向增量分別計算。
答:按位移增量計算。CAD軟件素材教程下載www.sx1c.com四五設計網www.45te.com設計學徒自學網www.sx1c.com
107、鋼結構全截面焊接算剛接嗎?
答:剛接是肯定的,腹板與翼緣都焊接,腹板傳遞剪力和翼緣傳遞彎矩都能實現。只是節點形式應有所改進:一是不方便施工;二是容易引起焊縫應力集中,對結構安全產生影響??梢愿某筛拱迓菟ㄟB接,上下翼緣焊接形式;或是全改成螺栓連接形式。
108、什么是偏心支撐?什么是中心支撐?
答:中心支撐即支撐軸線與梁柱交點相交,偏心支撐即支撐軸線與梁軸線交點同梁柱交點有一定的距離,兩交點間的梁段即所謂耗能梁段。嚴格的說橫向框架縱向支撐結構也是框架-支撐結構,但前者一般縱向為梁柱鉸接,單向設置支撐,多用于單層或低層結構;而后者在狹義上一般是梁柱雙向剛接,雙向設置支撐,多用于多高層結構。關于鋼結構框架-支撐體系:框架-支撐體系是有效的、經濟的和常用的鋼結構抗側力結構體系,它的作用與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基本類似,均屬于共同工作結構體系??蚣?支撐體系是由框架體系演變來的,即在框架體系中對部分框架柱之間設置豎向支撐,形成若干榀帶豎向支撐的支撐框架;支撐框架在水平荷載作用下,通過剛性樓板或彈性樓板的變形協調與剛接框架共同工作,形成一雙重抗側力結構體系,稱之為框架-支撐體系。當沿內筒周邊及電梯井道和樓梯間等長隔墻部位設置支撐框架,形成帶支撐框架的內筒結構時,內筒與外框架則構成框架-內筒體系。支撐框架中的框架梁與框架柱仍為剛接相連,而支撐桿的兩端常假定為與梁柱節點鉸接相連,即支撐桿中不產生彎矩和剪力,只產生軸向力。因此,支撐框架既具有框架的受力特性和變形特征,又有鉸接桁架的受力特性和變形特征,它有利于增加結構的側向剛度。
109、什么是節點域?
答:節點域一般是指框架節點域,鋼框架柱的翼緣板、腹板的厚度均較薄,在框架節點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剪切變形,對框架水平位移有10~20%影響。節點域剪切變形對內力也有影響,一般在10%以內。如果框架有支撐時,節點域剪切變形將隨支撐體系側向剛度的增加而銳減。
110、 耦聯的含意和實質?
答:在結構的抗震設計中,耦聯是指平扭耦聯,它由于結構的剛心和質心不重合,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結構會產生扭轉。對于體形規則,結構抗側力構件基本對稱布置的結構,其剛心和質心偏離不是很大,平扭耦聯不太嚴重,此時可以不考慮平扭耦聯,振型組合采用SRSS方法即可。對于體形不規則的結構,其剛心和質心偏離較大,此時則必須考慮平扭耦聯,振型組合則相應采用CQC法,振型數應取9-18個或更多,具體振型數取值多少可根據振型質量定,其原則為:使所取的振型質量的百分比大于90%。對于你這個具體工程,由于體形復雜,必須考慮平扭耦聯,考不考慮平扭耦聯與層數無關,只與剛心和質心的偏離程度有關。在結構設計中,應盡量避免平扭耦聯嚴重的情況,方法有:調整抗側力構件的布置和剛度、設縫將結構分成幾個體形簡單的子結構等。
111、什么是對中和軸的面積矩?
答:截面上某一微元面積到截面上某一指定軸線距離的乘積,稱為微元面積對指定軸的靜矩。H型可按下式計算。S=翼緣面積*翼緣形心到結構形心的距離+中和軸以上的腹板面積*中和軸以上腹板的形心到中和軸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