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輕式門剛結構的一些問題答疑

  • A+
所屬分類:減隔震百科

112、強支撐框架柱計算長度如何求?
答:可計算出K1,K2,K1,K2分別為相交與柱上、下端的橫梁線剛度之和與柱線剛度之和的比值。
計算長度系數μ=[3+1.4(k1+k2)+0.64k1k2]/[3+2(k1+k2)+1.28k1k2]
113、吊筋的作用是什么?
答:主次梁交接部位應優先選擇每邊3根加密箍筋抗剪,若箍筋抗剪不滿足時,需按計算配置吊筋,吊筋的作用不僅是抗剪的作用,因為計算主梁截面箍筋時已經計入了該集中力的作用,附加吊筋或箍筋是為了防止此集中力作用區域下部砼拉脫,而將該集中力傳遞到梁頂部,或者說類似于防沖切破壞(在極限或接近極限荷載時,次梁頂部區域產生裂縫或端支座為鉸接處理)。
114、錨栓抗拉強度為什么要低于相同強度鋼構件的抗拉強度設計值?例如Q235的錨栓抗拉強度設計值只有140,而不是215,為什么呢??
答:柱腳底板雖然一般較厚,但其平面外剛度畢竟有限,在錨栓的拉力作用下會發生翹曲變形,同時錨栓受拉變形,減弱了錨栓的錨固作用。為了考慮這種情況而又不致使底板過厚,規范里把錨栓的抗拉承載力降低了,通過減小錨栓變形的方法來保證底板不至于發生過大的翹曲。。
115、什么是施工縫?
答:因施工組織需要而在各施工單元分區間留設的縫。施工縫并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縫”,它只是因后澆注混凝土超過初凝時間,而與先澆注的混凝土之間存在一個結合面,該結合面就稱之為施工縫。因混凝土先后澆注形成的結合面容易出現各種隱患及質量問題,因此,不同的結構工程對施工縫的處理都需要慎之又慎。受到施工工藝的限制,按計劃中斷施工而形成的接縫,被稱為施工縫。混凝土結構由于分層澆筑,在本層混凝土與上一層混凝土之間形成的縫隙,就是最常見的施工縫。所以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縫,而應該是一個面。
116、什么是沉降縫?
答:上部結構各部分之間,因層數差異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較大;或因地基壓縮性差異較大,總之一句話,可能使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時,需要設縫將結構分為幾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較均勻,避免在結構中產生額外的應力,該縫即稱之為“沉降縫”。 為克服結構不均勻沉降而設置的縫,須從基礎到上部結構完全分開
117、什么是伸縮縫?
答:若建筑物平面尺寸過長,因熱脹冷縮的緣故,可能導致在結構中產生過大的溫度應力,需在結構一定長度位置設縫將建筑分成幾部分,該縫即為溫度縫。對不同的結構體系,伸縮縫間的距離不同,我國現行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對此有專門規定。為克服過大的溫度應力而設置的縫,基礎可不斷開。
118、什么是抗震縫?
答:為使建筑物較規則,以期有利于結構抗震而設置的縫,基礎可不斷開。 在抗震設防區,沉降縫和伸縮縫須滿足抗震縫要求。咩票網www.miepiao.com共丟回收網www.gongdiu.com設計學徒自學網www.sx1c.com
119、什么是材料的泊松比?
答:在材料的比例極限內,由均勻分布的縱向應力所引起的橫向應變與相應的縱向應變之比的絕對值。比如,一桿受拉伸時,其軸向伸長伴隨著橫向收縮(反之亦然),而橫向應變 e' 與軸向應變 e 之比稱為泊松比 V。材料的泊松比一般通過試驗方法測定。主次泊松比的區別:主泊松比PRXY,指的是在單軸作用下,X方向的單位拉(或壓)應變所引起的Y方向的壓(或拉)應變,次泊松比NUXY,它代表了與 PRXY成正交方向的泊松比,指的是在單軸作用下,Y方向的單位拉(或壓)應變所引起的X方向的壓(或拉)應變。 PRXY與NUXY是有一定關系的:??PRXY/NUXY=EX/EY,對于正交各向異性材料,需要根據材料數據分別輸入主次泊松比,但是對于各向同性材料來說,選擇PRXY或NUXY來輸入泊松比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只要輸入其中一個即可
120、什么是彈性模量?
答:又稱楊氏模量。彈性材料是一種最重要、最具特征的力學性質。是物體彈性t變形難易程度的表征。用E表示。定義為理想材料有小形變時應力與相應的應變之比(受到變形應力時恢復其原形狀和結構的能力)。E以單位面積上承受的力表示,單位為牛/米^2。模量的性質依賴于形變的性質。剪切形變時的模量稱為剪切模量,用G表示;壓縮形變時的模量稱為壓縮模量,用K表示。模量的倒數稱為柔量,用J表示。
121、為什么行車梁中間勁板與下翼緣要空50mm~100mm空隙?
答:< 鋼結構設計規范>中條文說明里有詳細的解說,其規定中間橫向加勁肋的下端宜在距受拉翼緣50~100mm處斷開,與其腹板的連接焊縫不宜在肋下端起落弧.主要還是考慮了吊車梁的受力特性.吊車梁的疲勞破壞一般是從受拉區開裂開始,腹板的連接焊縫在肋下端采用饒角焊或圍焊或回焊等其他方式可減少由于焊接在腹板上引起疲勞裂紋。規定中間橫向加勁肋的下端宜在距受拉翼緣50~100mm處斷開,主要也是考慮吊車梁的疲勞破壞。
122、基礎墊層的作用?
答:素混凝土墊層有保護地基土防止擾動的作用,還有方便施工放線、綁扎鋼筋的作用,還可以減少地下水等對基礎鋼筋混凝土的侵蝕。在某些情況下還有用砂石墊層換土以改善持力層局部軟弱地基的應用。采用C7.5~C10的混凝土 厚度看具體情況了 100mm以上吧,鋼筋混凝土的基礎是柔性基礎,不僅能承受壓應力,還能承受拉應力,不受材料的剛性角限制。柔性基礎需要做墊層 如果你做的剛性基礎就不必要做墊層了 只是有剛性角限制。
123、基礎底板的鋼筋是如何分布的?
答:沿基礎橫向的為受力鋼筋(就是沿強軸方向),沿基礎縱向的為分布鋼筋,分布鋼筋放在受力鋼筋上面。
124、什么是后澆帶?為什么后澆帶混凝土強度要比原澆注混凝土強度高一層?
答:減小溫度收縮影響。新澆混凝土在硬結過程中會收縮,已建成的結構受熱要膨脹,受冷則收縮。混凝土硬結收縮的大部分將在施工后的頭1~2個月完成,而溫度變化對結構的作用則是經常的。當其變形受到約束時,在結構內部就產生溫度應力,嚴重時就會在構件中出現裂縫。在施工中設后澆帶,是在過長的建筑物中,每隔 30~40米設寬度為700~1000毫米的縫,縫內鋼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彎做法。留出后澆帶后,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縮,從而大大減少了收縮應力。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可以大部分用來抵抗溫度應力,提高結構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后澆帶保留時間一般不少于一個月,在此期間,收縮變形可完成 30%~40%。后澆帶的澆筑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但應為正溫度)時,可用澆筑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
125、什么是剛性基礎?什么是柔性基礎?
答:剛性基礎指用磚、石、灰土、混凝土等抗壓強度大而抗彎、抗剪強度小的材料做基礎(受剛性角的限制)。用于地基承載力較好、壓縮性較小的中小形民用建筑。剛性角: 基礎放寬的引線與墻體垂直線之間的夾角。柔性基礎指用抗拉、抗壓、抗彎、抗剪均較好的鋼筋混凝土材料做基礎(不受剛性角的限制)。用于地基承載力較差、上部荷載較大、設有地下室且基礎埋深較大的建筑。大放角:磚基礎的逐步放階形式稱為大放角。 作用:增加基礎底面的寬度,使上部荷載能均勻的傳到地基上。
126、梁柱連接節點的設計要求?
答:梁、柱連接節點分為兩種設計方法;一、為常用設計方法,一為精確設計法。節點計算須計算梁柱節點域剛度,不夠時須加強。計算連接節點的承載力極限,按規范,要求節點抗震的極限承載力是構件的極限承載力的1.3倍。也就是節點按等強設計時須達到構件的承載力的1.3倍。
127 、柱間支撐要不要?
在設有水平支撐的地方,也應相應設置柱間支撐,以保持其空間幾何的穩定性沒有抗風柱也沒有柱間支撐,那對于縱向水平力的傳遞是很不利的啊
縱向水平力包括風荷載、地震力和溫度應力,一般情況下風荷載占主要因素,因為房子輕,地震力會很小的
你的意思是不是這個廠房四周都沒有墻?如果是這個樣子風荷載在縱向水平力中的比重是很小的,幾乎可以忽略(因為沒有墻體,受風面積很小),那么是可以考慮去掉柱間支撐的門架結構,平面內是框架,面外如果不是剛性體系,又無柱間支撐,從結構上來講就是幾何可變體系,只所以沒可變,不倒,是因為鉸接不會是理想的鉸,總是能承擔一定彎矩的,但不等于這樣的結構是可行的,幾何可變還叫什么結構呢,抗風柱并不能起到使體系穩定的作用。邊柱加支撐,中柱對于位置也應該加,這是規范規定的,但中柱從理論上可以不加,因為中柱的水平力可以通過屋頂的支撐傳遞邊柱,再傳到支撐,就像混凝土結構中,部分抗側力剪力墻可以不落地一樣(通過樓板將水平力傳遞落地墻上了),但此時邊柱的支撐和屋面的支撐應相應加強,保證水平力的傳遞。支撐的設置是結構體系與概念的問題,不能隨意說可有可無。
128、吊車梁下翼緣與彈簧板之間的墊板有什么作用?
當有下柱柱間支撐時,此墊板與彈簧板、吊車梁下翼緣需焊接,以傳遞吊車水平剎車力,無下柱柱間支撐時,可以不要墊板,中間縫隙是空的,直接擰螺栓,據說是解決吊車梁抗扭轉的,但是沒人做過試驗,證明效果如何

129、安裝螺栓可否重復使用?
安裝螺栓當然是可以重復使用的,我們這里要明白的是:這里的螺栓不是我們理解的螺栓的連接作用,而是安裝作用。安裝螺栓就是臨時固定,要是現場沒有螺栓了,可以用鋼筋頭臨時固定,等構件焊接好了就可以取下螺栓了。

大家都在看:

國為減隔震招商
kdmin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