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結構用戶問題及解答匯總

  • A+
所屬分類:減隔震百科

2010年9月第四周結構技術問題匯總

1、地下室梁太多,超出PMCAD處理能力,怎么解決?
答:PMCAD中桿件數量。如某一標準層超過8000根梁,此時可能無法布置上新的梁。可將兩端支撐在主框梁上的梁使用“次梁布置”命令,次梁的內力計算在SATWE的第三項“PM次梁內力與配筋計算”中完成。往往超限的都是地下室結構,也可分為兩部分分別計算。

2、SATWE中可否查看屈服強度系數?
答:7度及以上規則矩形柱子的框架結構,可自動按規范的簡化彈塑性算法,求大震下的樓層彈塑性位移角。結果在SATWE結果文本文件第8項薄弱層驗算結果SAT-K.OUT中查看。

3、SATWE中“地震信息”參數可設置斜交抗側力附加地震數,設置后對樓層剛度比有無影響?
答:無影響。目前程序增加該角度的單獨構件地震力計算,并參與內力組合及配筋,對其他計算無影響。

4、JCCAD中樁筏有限元計算“荷載選擇”參數中有時出現“直接計算”,是什么意思?
答:是因為用戶在基礎 人機交互輸入中,定義了附加線荷載或點荷載,“直接計算”就是程序只使用該荷載進行筏板計算,而不讀取上部的SATWE等荷載。

5、使用10年新SATWE計算,同一標準層對應的多個自然層,層高一樣,但計算后WMASS.out中各層偏心率略有差別,什么原因?
答:是因為各層剪力墻網格劃分不一致導致的。雖然為同一標準層,新SATWE對各層網格劃分可能略有差別。

6、基礎CAD人機交互輸入中顯示的紅色軸網,標高始終對應PMCAD中樓層組裝的0.000。輸入基礎標高時,要注意與上部樓層組裝標高保持對應。如PMCAD中有2層地下室,—2層樓層組裝底標高為—6m,此時如筏板厚1m,則基礎中應輸入筏板底標高—7m。另外,如基礎程序中輸入地下水位標高—0.5m,則表示地下水位最高處距離0.000還有半米的距離。

7、PMCAD中“畫結構平面圖”樓板計算,板的同一板邊(如上邊),設置了固定和鉸接兩種不同邊界,則無法計算撓度,如何處理?
答:目前以下四種板無法計算撓度:1、非矩形板,2、矩形板,但某邊界上邊界條件不唯一,3、選用塑性算法 4、有人防荷載板;第一種非矩形板可近似按矩形板計算撓度,方法是將樓板計算參數中“近似按矩形計算時面積相對誤差”改大,默認為0.15。第二種可將邊界條件改為一種近似計算。

8、彈性時程分析和彈塑性時程分析中,程序給出了一些地震波圖形顯示的曲線,這些曲線可否以文本文件的形式提取出來?
答:暫時拿不出來。

9、PMCAD“畫結構平面圖”樓板計算書中顯示的As=1077mm2,實配φ12@150(面積753 mm2),為什么二者面積不一樣?
答:樓板計算時,如果參數選擇了“僅直徑大于等于D為二級鋼(D=12)”,此時所有板先按照一級鋼強度計算,顯示的As=1077mm2是一級鋼對應的計算面積。程序自動選筋時如直徑達到了12,此時又將該面積進行等強代換,直接給出配筋按二級鋼的配筋φ12@150。

10、A級高度剪力墻構造邊緣構件的配箍率,程序如何取值?
答:程序目前給出選項“剪力墻構造邊緣構件設計執行高規7.2.17-4”,如不勾選,則程序對構造邊緣構件按照表7.2.17執行。如為三級抗震,非加強部位,則SATWE邊緣構件簡圖中,縱筋輸出為0.004AC和4根12的大者。箍筋輸出為PSV=0.00%(φ6@200)。

11、多層帶剪力墻結構,按照抗震規范6.4.6條,一或二級抗震時軸壓比較小時,可不設置約束邊緣構件,只用構造邊緣構件。此時可以將SATWE參數中“剪力墻加強區起算層號|”填一個大于結構最高層號的數值,如6層結構,可填入7。

12、懸臂梁不需要調幅,SATWE是否可以識別?
答:可以自動識別為不調幅梁,不需人工設置。具體可在“特殊構件補充定義”中查看。

13、PKPM 查看數檢報告 CHECK.OUT 的時候,提示以下錯誤信息:
ERR: 網格線與關聯剛性板不同層
ERR: 結點與關聯剛性板不同層
是什么問題?
答:PMCAD樓層組裝里的底標高定義不正確,樓層或構件重疊導致數檢不通過而出現的錯誤提示。

14、PMCAD中的工程拼裝,提示文件不存在?
答:工程文件夾路徑太長或工程文件中文名字符太長,或者路徑中存在斜杠字符“/”和點字符“.”,程序無法提取到模型數據文件;解決辦法:縮短工程文件夾的存放路徑,或把工程文件名改為英文,或者將上述特殊字符刪除,程序能正確識別需要工程拼裝的模型數據文件。

15、鋼結構設計模塊STS的桁架計算,出現“震動質點個數大于200,超過程序計算能力”的警告提示而不能繼續計算?
答:地震作用計算時,目前程序限制的震動質點個數不超過200個。為了對桁架中的構件作壓彎計算,桁架的上下弦桿與腹桿等構件一般均按照柱輸入計算。程序作地震作用計算時對柱子的每個節點都作為震動質點計算,而對每跨連續梁則合并一個震動質點計算,如果模型規模比較大且多跨對稱結構,可把左半部分桁架結構構件按梁輸入計算,此部分構件的設計結果可參考右邊對稱位置相應構件的數值。

16、關于《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第7.1.2 條第2 款規定:抗震設計時,筒體和一般剪力墻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傾覆力矩不宜小于結構總底部地震傾覆力矩的50%。在SATWE里哪一項里能夠查到??
答:結構體系選擇“短肢剪力墻結構”計算后,在文本文件輸出的“框架柱傾覆彎矩及0.2Q0調整系數”里查看,“柱及短肢墻傾覆彎矩百分比”不超過50%即可。

17、JCCAD讀取上部荷載中柱子軸力出現紅色的負值,什么原因?
答:一般結構平面的角柱和邊柱,或角部的剪力墻,當水平荷載較大時,可能內力組合是負值。此時可根據最不利的組合算基礎,注意基礎出現零應力區或者基樁抗拔。基樁抗拔要人工復核。

18、在JCCAD中的SATWE標準組合下“恒+活”荷載要比總信息WMAS.OUT中的恒+活質量大,為什么?
答:A、因為總信息WMASS.OUT中,“恒+活”的質量是考慮了活荷載重力荷載代表值系數折減后的質量(不管在PMCAD中有沒有考慮活荷載折減),該質量與SATWE中“柱、墻活荷載是否折減”無關。
B、SATWE計算活載工況內力時,還是按照全部活載計算的(如PMCAD中折減了活荷載,則按折減后的計算)。
C、而JCCAD中讀取的上部荷載均為標準值,即讀取了全部活荷載(即上面B項計算),再進行組合,其“恒+活”要大于WMASS.OUT中的恒+活。但與SATWE結果各層內力標準值WWNL1.OUT文件中最下方的“柱、墻、支撐在豎向力作用下的軸力之和 (kN)”應該相同。

19、彈塑性時程分析EPDA導入SATWE模型時,選擇“刪除次要構件”后構件錯亂,怎樣處理?
答:導入模型時選擇保留次要構件,或者復制一個模型,直接在PMCAD中手動刪掉不需要考慮的構

大家都在看:

國為減隔震招商
kdmin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