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噴錨網(wǎng)支護是靠錨桿、鋼筋網(wǎng)和混凝上層共同工作來提高邊坡土的結構強度和抗變形剛度,減小土體側向變形,增強邊坡的整體穩(wěn)定性。在開挖形成的坑壁中,設置一定長度和密度的錨桿體,錨桿體與噴射混凝土層結構形成柔性支擋體系。擋土體系與坑壁原位土體牢固的結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形成在機理上屬于主動制約機制的支護類型。
1、總述:
1.1?概述
噴錨網(wǎng)支護是靠錨桿、鋼筋網(wǎng)和混凝上層共同工作來提高邊坡土的結構強度和抗變形剛度,減小土體側向變形,增強邊坡的整體穩(wěn)定性。如:成都市沙河污水處理廠工程,位于成都市跳蹬河北路,與四川制藥廠,成都市火電廠相鄰。由于該工程處于城區(qū),施工場地狹窄,其中提升泵房基坑開挖深度深達13.4?米,必須采用有效的支護措施以穩(wěn)定基坑壁,確保基坑施工的安全,?根據(jù)場地地質資料、基坑開
挖深度、場地周圍環(huán)境條件以及工期的要求,決定采用噴錨支護的方案。
1.2?工程地質情況
施工區(qū)域屬岷江水系Ⅰ級階地,地形平坦,根據(jù)四川省地質勘察院提供的《成都市沙河污水處理廠巖土工程勘查報告》,場地的地層自上而下主要為:
⑴雜填土:結構性差,質地疏松,層厚約0.80~3.20m;
⑵粘土:可塑~硬塑,層厚約0.30~6.20m;
⑶粉土:稍密,層厚約0.50~3.20m;
⑷卵石:松散~稍密、密實,頂埋深在494.09~492.06m。
擬建場地地下水為孔隙潛水,第四紀卵石層為主要含水層,河水及大氣降水為主要補給源,勘察期間測得該場地地下水靜止水位埋深為5.10~7.00m。本場地內(nèi)地下水滲透系數(shù)采用k=20m/d。
2、噴錨支護方案設計
2.1?設計依據(jù)
本工程依據(jù)以下文件和工程經(jīng)驗進行設計
①《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guī)范》(GBJ86-85)
②《土層錨桿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CECS?22-90)
③《成都市沙河污水處理廠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四川省地質工程勘察院)
2.2?噴錨支護的可行性
噴錨支護是以新奧法為理論基礎。在開挖形成的坑壁中,設置一定長度和密度的錨桿體,錨桿體與噴射混凝土層結構形成柔性支擋體系。擋土體系與坑壁原位土體牢固的結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形成在機理上屬于主動制約機制的支護類型。
2.3?噴錨支護設計概要
本工程于基坑東西側設計為噴錨支護,噴錨支護設計為兩大部分,即錨桿設計和面板設計。根據(jù)成都市地質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結合場地環(huán)境條件,本次支護設計按以下參數(shù)考慮:
坑頂超載:按q=10KN/m2?考慮土體結構模型和力學參數(shù):
素填土:?2.0m,?γ=17KN/m3,?C=5KPa,?Φ=15°
粘性土層:?5.0m,?γ=19.5KN/m3,?C=45KPa,?Φ=20°
粉土土層:?1.40m,?γ=19.0KN/m3,?C=45KPa,?Φ=20°
卵石層:?6.0~14m,?γ=20KN/m3,?C=5KPa,?Φ=35°
坑頂位移:?控制坑頂位移不大于20mm。
2.3.1?錨桿設計
2.3.1.1?錨桿直徑及成孔方式
結合成孔及灌漿設備,錨桿采用鉆神ZSTD-150?型氣動沖擊錨桿機將Φ48?鋼管擊入土層及卵石層中,并在鋼管上按@500?焊接L40*4?角鋼段形成倒刺,并按@500?梅花型鉆制壓漿孔,壓漿孔與角鋼一一對應,以防止在錨桿打入土體過程中壓漿孔堵塞.
錨桿加工要點:
(1)、材料均采用3#鋼,鋼管d=48,壁厚3.5mm;焊條T42。
(2)、管尖加工:管端剖口后,用22?鋼筋焊制,尖端熱鍍并淬火。
(3)、壓漿孔應光潔,必須用臺鉆加工。
2.3.1.2?錨桿長度、桿筋、間距及布置方式
錨桿設計為全摩擦型錨桿。采用正方形布置。以上設計參數(shù)見表1?及噴錨支護結構圖。
2.3.2?面層形式
面層采用噴射混凝土與鋼筋網(wǎng)組成鋼筋混凝土板結構;噴射混凝土采用細石混凝土,配比為水泥:砂:石=1:2:2,水泥為P.O32.5?水泥,噴射混凝土強度等級C20,噴射混凝土支護面層厚度為90mm;
網(wǎng)筋采用Φ6.5@200?鋼筋綁扎而成,為了增加面板的整體強度,橫向設1Φ16Ⅱ級鋼筋加強筋、縱向設1Φ16Ⅱ級鋼筋加強筋,縱橫向加強筋與錨桿焊接。加強筋沿錨桿呈雙向布設,縱橫間距同錨桿間距見表1?并在基坑頂邊設一寬1000mm?的混凝土散水護面。
表1
排數(shù)???長?度(mm)傾角??桿?筋?????SX??SY??聯(lián)?結?方?式
第一排?14.00??????12°?Φ48?鋼管??1.5??1.5??2Φ16?鋼筋焊接
第二排?12.00??????12°?Φ48?鋼管??1.5??1.3??2Φ16?鋼筋焊接
第三排?10.00??????12°?Φ48?鋼管??1.5??1.3??2Φ16?鋼筋焊接
第四排?9.00???????12°?Φ48?鋼管??1.5??1.3??2Φ16?鋼筋焊接
第五排?8.00???????12°?Φ48?鋼管??1.5??1.3??2Φ16?鋼筋焊接
第六排?6.00???????12°?Φ48?鋼管??1.5??1.3??2Φ16?鋼筋焊接
第七排?5.00???????12°?Φ48?鋼管??1.5??1.3??2Φ16?鋼筋焊接
第八排?4.00???????12°?Φ48?鋼管??1.5??1.3??2Φ16?鋼筋焊接
第九排?3.00???????12°?Φ48?鋼管??1.5??1.4??2Φ16?鋼筋焊接
注:1、所有加強筋均為Φ16。 2、錨桿注漿,漿? ? ?體水灰比0.6:1,注漿壓力0.5-1.0Mpa。
3、必須準確查明錨桿范圍內(nèi)市政管網(wǎng)的分布深度和范圍。?4、SX?為橫向間距,SY?為縱向間距。
隔震支座gz.go-we.com
四川隔震支座廠家www.b2p2.com
海南隔震支座www.20pr.com
新疆隔震支持www.ai3p.com
云南隔震支座廠家www.9w9x.com
3、噴錨支護施工工藝流程
3.1?施工工藝流程
清理壁面——?噴第一層混凝土——?錨桿施工——?披掛鋼筋網(wǎng)?——焊加強筋?——錨桿注漿-——??噴第二層混凝土?——混凝土養(yǎng)護
3.2?基坑開挖與噴錨支護施工工序:
工程開工——施工準備技術交底——測量放線施工降水——第一層土方開挖(地表以下4m)第一層噴錨支護施工——變形監(jiān)測——第二層土方開挖(2.5m)第二層噴支護施工——變形監(jiān)測——分層開挖及噴錨支護完畢——工程驗收
3.3?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
3.3.1?坡面整修
由于基坑開挖后,基坑邊坡局部松散且不平整,故必須將松散的土質清除干凈并將基坑邊坡修整順滑,在適當位置設置瀉水孔,便于噴錨作業(yè)。
3.3.2?噴射混凝土作業(yè)
(1)噴射作業(yè)前必須對機械設備,風、水管路和電線等進行全面檢查及試運轉。
(2)噴射混凝土之前,先在基坑邊坡表面噴射水泥素漿,以確保噴射混凝土與基坑邊坡之間的良好粘結。
(3)埋設控制噴射混凝土厚度的標志,以確保混凝土噴射的厚度。
(4)噴射作業(yè)應分段分片依次進行。噴射順序自上而下;按地形條件和風向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依次進行。
(5)噴射完第一層混凝土后才施工錨桿及掛設鋼筋網(wǎng)。第一層混凝土的厚度為3~4cm。噴頭與受噴面應垂直,宜保持0.6~1.0m?的距離。第二層噴射混凝土應在第一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若終凝1h?后
再進行噴射時,應先用水清洗噴層表面。第二次噴射時必須保證厚度和表面的光感。混凝土噴射24?h后澆水養(yǎng)護,以保證混凝土質量。
(6)噴射時,應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濕潤光澤,無干斑或滑移流淌現(xiàn)象。
(7)噴射機設置在地面平整的地方。
3.3.3?錨桿鉆孔及注漿
結合成孔及灌漿設備,錨桿采用鉆神ZSTD-150?型氣動沖擊錨桿機將Φ48?鋼管擊入土層及卵石層中.采用壓力泵將1:1?的水泥砂漿注入錨桿孔。要保持0.4?MPa?的工作壓力。
3.3.4?掛網(wǎng)
(1)先將圓盤鋼筋(φ6.5)調直,按邊坡形狀尺寸取料加工,按網(wǎng)孔20?cmX20cm?的規(guī)格編織好鋼筋網(wǎng),分布要均勻,綁扎要牢固。
(2)編好鋼筋網(wǎng)后,與錨桿交接處用φ16?鋼筋與錨桿焊接牢固,以保證噴射混凝土時鋼筋不晃動。
(3)鋼筋網(wǎng)必須緊貼混凝土表面,以保證鋼筋網(wǎng)保護層厚度。
3.3.5?養(yǎng)護
(1)當最后一次噴射的混凝土終凝2h?后,立即噴水養(yǎng)護,每天至少噴水四次。養(yǎng)護時間一般不得少于7d。
(2)在終凝后第一次噴水養(yǎng)生時,壓力不宜過大,以防止沖壞噴射混凝土防護層表面。
(3)氣溫低于+5?℃時,不得噴水養(yǎng)護。
(4)在養(yǎng)生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剝落、外鼓、裂紋、局部潮濕、色澤不均等不良現(xiàn)象,應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進行修補,以防后患。
4、主要機具設備
ZSTD-150?型氣動沖擊錨桿機?4?臺
12M3?空壓機?2臺
灌漿泵?1?臺
制漿機?1?臺
鋼筋切割機?1?臺
電焊機?1?臺
噴射機?1?臺
5、安全質量保證體系
5.1?質量、安全保證體系
(1)嚴格施工質量管理,重點加強成孔質量、灌漿質量、掛網(wǎng)質量和噴射混凝土質量,實行當班作業(yè)人員自檢、互檢,設質檢員負責專檢;項目經(jīng)理抽檢的質量控制管理制度。
(2)加強原材料質量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嚴格按有關施工規(guī)范和驗收規(guī)程操作。
(4)施工時設專職安全員,嚴格執(zhí)行有關安全法規(guī)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
(5)技術安全組由監(jiān)測工程師和技術負責人組成。對基坑開挖實施動態(tài)監(jiān)測,以便在必要時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或修改原設計方案。
(6)嚴格控制每次開挖深度根據(jù)土質及現(xiàn)場的具體情況每次開挖深度2.0~2.5?米,嚴禁超挖。
(7)隨時對地下水降水狀況實施監(jiān)控,以免水位回升,導致噴錨支護體系的破壞。
5.2?特殊情況下的技術處理措施
特殊情況下是指地下水位的突然回升,坑頂區(qū)域地面荷載的突然大量增加,坑頂位移>25mm,開挖深度大于設計深度等超過設計條件的情況。若出現(xiàn)以上情況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卸荷:即保證坑頂荷載不超過設計值;
(2)停挖或回填:保證每次開挖深度和總開挖深度不超過設計值;
(3)排水:包括立即降低地下水位和加強地表排水系統(tǒng)的建立,或增加噴射混凝土面層的排水孔數(shù)量;
(4)補強:當坑頂荷載不可避免或坑頂位移大于25mm?時,應立即停止開挖土方,并在位移過大區(qū)域增加錨桿和加強筋,加強噴射混凝土面板的剛度。
5.3?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監(jiān)測體系的建立是為保證噴錨支護體系的安全,并提供動態(tài)數(shù)據(jù)作為方案修改的依據(jù)。包括三個部分:
(1)、基坑每次開挖深度的控制。
(2)、地下水位的動態(tài)監(jiān)測。
(3)、本基坑側壁安全等級為二級,基坑護壁施工應進行變形監(jiān)測,確保基坑及周邊安全。
A、監(jiān)測項目
包括支護結構的水平位移、周邊建筑物變形、地下水位測量等。
B、監(jiān)測方法
支護結構的水平位移、周邊建筑物變形采用全站儀,地下水位采用鋼尺測量。
C、測量精度要求及監(jiān)控報警值
支護結構的水平位移變形測量精度為1mm,地下水位測量精度為5cm。支護結構的水平位移變形監(jiān)控值為20mm,報警值為30mm;地下水位的報警值為200mm。
D、監(jiān)測點布置及監(jiān)測周期
支護結構的水平位移監(jiān)測點4?個;地下水位監(jiān)測點2?個,布置于2?口降水井上。各監(jiān)測項目在基坑開挖前應測得2?次初始值;各層土方開挖完成后各測一次,基坑支護完成至地下室修建至±0.000?時應
每周監(jiān)測1?次,地下水位達到設計要求前每天測量1?次,達到設計要求后每兩天測量1?次。
5.4?噴錨支護結構圖
6:效果檢查
該噴錨支護體系通過在成都沙河污水處理廠提升泵房深基坑的施工中的檢驗,效果良好,從開始施工到基坑回填,各項監(jiān)測結果表明,此支護體系滿足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