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屬分類:減隔震百科
后澆帶是在建筑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自身收縮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范要求,在基礎底板、墻、梁相應位置留設的混凝土帶,有以下分類:
1、為解決高層建筑主樓與裙房的沉降差而設置的后澆施工帶稱為沉降后澆帶。
2、為防止混凝土因溫度變化拉裂而設置的后澆施工帶稱為溫度后澆帶。
3、為防止因建筑面積過大,結構因溫度變化,砼收縮開裂而設置的后澆施工縫為伸縮后澆帶。
鋼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質決定的。首先鋼筋與混凝土有著近似相同的線膨脹系數,不會由環境不同產生過大的應力。
其次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有良好的粘結力,有時鋼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間隔的肋條(稱為變形鋼筋)來提高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機械咬合,當此仍不足以傳遞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拉力時,通常將鋼筋的端部彎起180 度彎鉤。
此外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提供的堿性環境,在鋼筋表面形成了一層鈍化保護膜,使鋼筋相對于中性與酸性環境下更不易腐蝕。
大家都在看:
贊
0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