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10、柱計算長度:
按砼規(guī)范(7.3.11-3)計算砼柱計算長度系數(shù):是應特別注意越層柱的計算長度:當有梁與柱相連時,PKPM均將梁作為柱的側向支點,當梁僅為純挑梁時,PKPM也錯誤地將梁作為柱的側向支點,此時,應注意修改柱的計算長度。
11、關于結構扭轉問題:
解決辦法:
對于多層結構,加大周邊構件,加大外墻柱和框架梁截面,盡量減小中柱柱截面。
對于高層,剪力墻盡可能布置在靠近周邊,但應注意:在兩端山墻或靠近山墻,可布置Y向剪力墻,盡量不要布置X向剪力墻,如在兩端山墻或靠近山墻布置X向布剪力墻,會影響結構在X向自由伸縮,造成X向梁板開裂。土蜂蜜www.eahai.com
12、關于框架-剪力墻結構0.2Q問題:
程序最大的放大系數(shù)為2,當需要的放大系數(shù)大于2時,應采用人工修改放大系數(shù)為2。軟件編制的觀點是:需要的放大系數(shù)大于2時,說明剪力墻偏剛(或者說框架偏柔),設計人應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結構布置:當層間位移角較小,可將剪力墻減小,框架不變;當層間位移角較大,加強框架梁柱截面,剪力墻不變。在調整時,還應注意框架、剪力墻承擔的傾覆力矩變動情況。08版放大系數(shù)大于2時也會自動調整,但是,當放大系數(shù)大于2時,如同前述,說明剪力墻偏剛(或者說框架偏柔),應對結構布置進行調整。
13、關于懸挑結構的邊梁再挑板的問題:
懸挑結構上再挑板,未考慮挑板對懸挑梁產生的附加彎矩,甚至漏算挑板荷載。
有幾種處理辦法:
(1)、不輸挑板,在邊梁上輸入挑板傳來的恒(g*Lt)、活載(q*Lt),另外在挑梁端附加由“再挑板”產生的附加彎矩,恒:M附加=g*Lt2/2*(L1+L2)、活:M附加=q*Lt2/2*(L1+L2),在輸入附加彎矩時,應注意附加彎矩方向和正(+)、負(-)號。挑板本身配筋另行補充計算。這種處理辦法,挑梁和邊梁配筋均正確。挑板本身配筋另行補充計算。
(2)、輸挑板,在邊梁上不再輸入挑板傳來的恒(g*Lt)、活載(q*Lt),但在挑梁端應附加由“再挑板”產生的附加彎矩,否則,挑梁配筋計算錯誤。挑梁端附加彎矩同上。挑板本身配筋可直接計算。這種處理辦法,挑梁和邊梁配筋均正確。挑板本身配筋不必另行補充計算。
(3)、挑板周邊附加輸入虛梁(100X100),在邊梁上不再輸入挑板傳來的恒(g*Lt)、活載(q*Lt),也不另外在挑梁端附加由挑板產生的附加彎矩,這種處理辦法,挑梁配筋均正確,但邊梁配筋計算錯誤,挑板本身配筋計算也是錯誤,挑板本身配筋應另行補充計算,邊梁也應另行計算,比較麻煩。
結論:推薦采用第(2)種方法。
14、薄弱層問題。Ratx1和Raty1均應大于0.6/0.70=0.857,規(guī)范沒有要求,《省暫規(guī)》要求層間抗側剛度比不小于0.60,換算后,Ratx1和Raty1均應大于0.6/0.70=0.857,如果Ratx1或Raty1小于0.857,請再查Ratx和Raty的倒數(shù)是否大于0.6,如果大于0.60,說明也滿足《省暫規(guī)》要求,可不再調整結構布置,當然,如果Ratx和Raty的倒數(shù)是0.6~0.7之間,還屬于存在薄弱層,底層地震力還得放大1.15。如果層剛比不滿足或者為了消除薄弱層,可采取有以下辦法:
(1)這個問題主要是層高差異太大引起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基礎淺埋(柱網上均布設基礎梁,并盡量淺埋)。天美惠購網www.e24u.com
(2)提高底層砼標號,當一層層高較大時,一、二柱截面和砼強度等級可以且必須同時變化。
(3)在滿足側移、軸壓比、梁筋錨固、二層柱柱筋不太大(不大于底層柱筋)的前提下,二層及二層以上柱截面盡量小。
(4)上述(2)、(3)一般不同時使用,但在層高變化大時,可以且應該同時使用。
(5)三、四層柱截面也應比二層再減小,使得Ratx1(或Raty1)是一層與二層的0.7倍控制,避免Ratx1(或Raty1)是一層與二~四層(上面3層)平均值的0.8倍控制的情況出現(xiàn),如果二~四層柱等截面、相同層高,那么,就會出現(xiàn)了一層與二~四層(上面3層)平均值的0.8倍控制,即使二~四層柱有些變截面,一般也是一層與二~四層(上面3層)平均值的0.8倍控制。
(6)必要時,可減少二~四層梁截面,特別是第二~四層(結構層)荷載比第一結構層小,可以且應該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