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如果按照軟件直接計算的結果選擇角筋,2.5c㎡角筋面積對應的角筋直徑為18mm。如果實配中角筋選用直徑為20mm的鋼筋,即取大于計算時輸出的18mm的鋼筋,則按照構造要求,每側柱中部筋面積為980-2×314.5=351mm2,僅僅考慮面積,可選一根直徑為22mm的鋼筋,配筋如下圖所示:
此時柱全截面鋼筋面積為4×380.1+4×314.5=2778.4mm2,2778.4/700/700=0.57%,大于《砼規》第8.5.1條規定的全截面面積0.55%,滿足規范要求。
并且單側實配鋼筋面積為:2×314.5+380.1=1008.5mm2>980mm2(柱單邊構造面積),滿足規范單邊0.2%配筋要求。四五設計網www.45te.com
如果僅僅考慮面積即使配置一根鋼筋也滿足規范要求,但是實際配筋中還需要考慮鋼筋間距等構造要求,同時一般考慮角筋直徑不小于單邊上的縱筋直徑,因此,一般施工圖繪制中不會這樣的施工圖處理。
如果覺著上述的配筋角筋有點偏小,再適當增大一個等級,取角筋直徑為22mm,此時角筋對應的面積為380.1mm2,按照單邊配筋率的要求,側柱中部需要配置的鋼筋面積為980-2×380.1=219.8mm2,對兩邊的非角筋位置的鋼筋直徑選為18mm的鋼筋,配筋如下所示:
此時柱全截面鋼筋面積為4×254.5+4×380.1=2538.4mm2,2538.4/700/700=0.52%,小于混凝土規范第8.5.1條規定的0.55%,這樣調整,雖然保證了單邊配筋面積滿足要求,但是實際上柱全截面面積不滿足規范要求。
單側實配鋼筋面積為:2×380.1+254.4=1014.6mm2>980mm2(柱單邊構造面積),滿足規范單邊0.2%配筋要求。
該配筋模式下,增大了角筋直徑,同時角筋直徑不小于柱的其他縱向鋼筋直徑,但卻導致實際配筋柱全截面配筋率不滿足規范要求,所以在調整角筋時,要注意復核全截面鋼筋面積是否滿足規范要求。
當然對于以上兩種方式的配筋,由于縱筋間距不滿足規范要求,在實際配筋中均不可取。
對這種比較大的柱子,如果抗震構造措施比較低的話,一般的構造配筋會變為由0.2%的構造控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可能在角筋直徑比較大的情況下,雖然滿足了單邊配筋率的要求,但也可能產生全截面配筋不滿足規范要求的問題。
上述構造配筋控制的柱,實際配筋可能會按照如下的較為合理經濟的配筋方式進行最終的施工圖繪制。
此時柱全截面鋼筋面積為:16×201.1=3217.6mm2>2695mm2(700×700×0.55%)。
單側實配鋼筋面積為:5×201.1=1005.3mm2>980mm2(柱單邊構造面積)。
該實配鋼筋同時滿足規范的全截面配筋面積及單側配筋面積,并且滿足規范的各項構造要求,也是很經濟、合理的配筋方式了。實際的配筋率為3217.6/(700×700)=0.66%>0.55%。但是最終的角筋直徑的取值比計算時輸出的結果小。
?9)實際工程中施工圖中選擇的角筋直徑。
查看了很多設計院做的圖紙,舉例如下圖所示,對于實際施工圖繪制中,大部分情況下,設計師對角筋選擇的都比較大。一般情況下,對框架柱的角筋直徑選擇一般都在20mm以上,大部分情況下角筋的直徑為22mm,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