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本書共包括8章。首先總結和分析了我國現(xiàn)階段隔震設計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并建議采用整體設計法進行隔震結構設計,隨后討論了采用隔震結構整體設計方法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我國規(guī)范的隔震結構等效線性化的設計改進方法,并運用本文提出的改進方法對一棟采用橡膠隔震支座的高層剪力墻結構進行分析,其結果與振動臺試驗結果接近,驗證了該方法的合理性。本書具體研究內(nèi)容如下:本書可作為結構設計人員、隔震技術研究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供高等院校工程力學專業(yè)教學參考。
基本信息(以實物為準)
商品名稱:隔震結構等效線性化設計方法
作者:余文正,孫柏鋒,陶忠,楊瑞欣
著定價:50
出版社:武漢大學
書號:9787307235502
內(nèi)容簡介
《隔震結構等效線性化設計方法》總結和分析了我國現(xiàn)階段隔震設計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并建議采用整體設計法進行隔震結構設計;書中討論了采用隔震結構整體設計方法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 50011-2010)的隔震結構等效線性化設計的改進方法,并運用《隔震結構等效線性化設計方法》提出的改進方法對一棟采用橡膠隔震支座的高層剪力墻結構進行分析,其結果與振動臺試驗結果接近,驗證了該方法的合理性。
《隔震結構等效線性化設計方法》可作為結構設計工程師和對隔震結構分析感興趣的研究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供大學生和研究生參考和閱讀。
作者簡介
余文正(1985-),昆明學院建筑工程學院講師。主要從事隔震減震技術研究、結構振動控制。主持省部級課題1項,主持省教育廳1項,參編地方標準3項(部),發(fā)表論文10余篇,授權發(fā)明、實用新型專利6項。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隔震體系設計方法
1.2.1 隔震技術簡述
1.2.2 隔震結構設計方法研究現(xiàn)狀
1.3 現(xiàn)階段隔震設計方法的局限性
1.4 本書解決的關鍵問題和主要研究內(nèi)容
1.4.1 本書解決的關鍵問題
1.4.2 本書主要研究內(nèi)容
第2章 現(xiàn)階段隔震結構設計方法中存在的問題研究
2.1 引言
2.2 時程分析法局限性
2.2.1 基于《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選擇地震波分析
2.2.2 基于人工合成地震動分析
2.3 隔震結構分部設計法局限性
2.3.1 地震力分布差異問題
2.3.2 水平向減震系數(shù)計算問題
2.3.3 周期折減問題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時程分析方法地震動建議
3.1 引言
3.2 關于天然地震動建議
3.3 關于人工地震動建議
3.3.1 人工波強度包線取值建議
3.3.2 人工波分析數(shù)量建議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基于反應譜的整體隔震設計方法探討
4.1 引言
4.2 隔震結構等效線性化分析簡介
4.2.1 隔震結構等效線性化基本原理
4.2.2 隔震結構等效線性化實施過程
4.3 基于我國規(guī)范的等效線性化隔震設計方法存在的問題
4.3.1 分析模型
4.3.2 地震輸入
4.3.3 分析結果
4.3.4 結果討論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隔震結構等效線性化分析估算精度探討
5.1 引言
5.2 等效線性化分析精度影響因素研究成果
5.2.1 等效參數(shù)計算方法研究成果
5.2.2 阻尼調(diào)整系數(shù)研究成果
5.2.3 加速度反應譜特性研究成果
5.3 隔震結構等效線性化精度分析
5.3.1 現(xiàn)有等效線性化分析研究成果選取
5.3.2 分析模型及輸入工況
5.3.3 精度評價標準
5.3.4 精度評價結果
5.3.5 精度評價結論
5.4 精度較高的等效線性化分析方法
5.4.1 潛在具有較高精度的等效線性化分析方法
5.4.2 地震強度和特征周期對等效線性化分析精度的影響
5.4.3 普遍具有較高精度的等效線性化分析方法
5.5 我國等效線性化隔震設計方法建議
5.6 本章小結
……
第6章 基于中國規(guī)范隔震結構等效線性化分析改進方法
第7章 等效線性化方法在隔震結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第8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本書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現(xiàn)已上架各大正品購書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