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山蛩蟲,也稱“北京山蛩蟲”,百腳陸,千腳蟲、篦子蟲、百節蟲、悶棒蟲、空筒筒蟲,體長而稍扁,長約35毫米,暗褐色,背面兩側和步肢赤黃色,屬于馬陸的一種,棲息潮濕耕地或石堆下、樹木的背陰處。那山蛩蟲怎么徹底消滅?被蟄了怎么辦?對人有毒害嗎?
山蛩蟲,軀干計二十節,第2-4節各有一對步肢,自5節開始各有兩對。臭腺孔在第5、7、9、10、12、13、15-19節兩側。棲息潮濕耕地或石堆下、樹木的背陰處,喜成群居,食腐殖質。也有傷害農作物的記錄。分布我國各地。生活周期 同其他千足蟲一樣,雌性把卵產在土壤中制作的巢穴內。幼體在初期生活在土壤中,而大齡的幼體和成體在地表尋找食物。
山蛩蟲怎么徹底消滅?
山蛩蟲棲息潮濕耕地或石堆下、樹木的背陰處,喜成群居,食腐殖質,容易帶來細菌。在山蛩蟲經常出沒的地方撒上生石灰后,其潮濕的生長環境就會變干燥,就不會滋生山蛩蟲了。也可以用“三唑磷”噴灑,但皮膚過敏的人最好不要使用。
被山蛩蟲蟄了怎么辦?
山蛩蟲一般不咬人,但觸摸擺弄它時可分泌出能引起局部刺激的毒素,嚴重的可致明顯的紅斑、皰疹和壞死,應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但一定不要用酒精。若皮膚發生反應,局部可敷以皮質類固醇,眼部受傷者需立即淋洗,并應用皮質類固醇眼藥水或軟膏。
山蛩蟲有毒性嗎?
山蛩蟲沒有毒。山蛩蟲雖然無毒顎,但體節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種有毒臭液,氣味難聞,使得家禽和鳥類都不敢啄它,而且人類誤食馬陸會導致口唇過敏性水腫等。而且,山蛩蟲的多數種的很多包涵腺體,能產生有毒化學物質阻攔捕食者。
山蛩蟲功效作用
【性味】味辛;性溫;大毒
【功能主治】破瘕積聚;解毒腫。主瘕積聚;脅下痞滿;無名腫毒;瘰疬;亞瘡;疬風;白禿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0.3-1g。外用:適量,研末撒,浸酒搽,搗爛或熬膏敷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