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屬分類:減隔震新聞
提到房子抗震,周福霖特別介紹其“有效又不貴”的結構隔震減震(橡膠隔震)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在建筑物下面做一個柔軟層,地震來臨時能起到“以柔克剛”的效果,由傳統的“硬抗”轉成了“軟抗”。該技術經過臺灣海峽7.3級地震和云南武定6.5級地震的考驗,相比傳統抗震房屋的激烈晃動、屋內人站立不穩、懸掛物搖擺,采用這一新技術的抗震房屋中人們則幾乎沒有震感。
????“日本的抗震水平比較高。目前日本和我國都在研究隔震減震技術。在日本,超過60米高的建筑,都要采取減震。比較重要的建筑,都要隔震。隔震減震是世界上目前認為最理想、最有效的抗震辦法。日本現在已經有4000多棟隔震房屋,我國只有1000多棟,其中廣州有20多棟。減震房屋在日本已經非常普遍,但在我國還不普遍。”
周福霖說,采用隔震技術的,國內最高能做到20多層,但日本50層的樓房也可采用隔震技術。中高房屋,我們采用減震技術。房屋隔震減震是未來的發展潮流,未來二三十年,我國會用得越來越多。
????自建房花費并不多
????“如果采用隔震技術,每平方米的造價只需增加200元,而建筑的地震反應則可降到1/4-1/8。”周福霖介紹,目前我國采用隔震、減震技術的建筑有1000多棟,廣州有20棟左右。廣州塔、廣東科學中心等標志性建筑都采用了這項技術,廣州塔的鋼管混凝土結構可抵抗7.8級地震。
周福霖介紹,針對鄉鎮農村自建房的結構特點,他們研發了一套有效的隔震、減震技術。“我國很多農村自建房都是磚式結構,抗震能力非常差。這項隔震技術的造價僅為50元/平方米,農民還是可以承受的。
大家都在看:
贊
0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