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施工特點及注意事項

  • A+
所屬分類:減隔震百科

水玻璃耐酸混凝土具有較強的耐酸性、較好的整體性、施工修補方便、原料易取、成本低、抗沖擊性能好等優點,現已在化工企業得到廣泛應用。本文主要就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施工特點、原料選擇、配合比設計、施工工藝、質量控制、注意事項展開討論。

【關鍵詞】 水玻璃耐酸混凝土;防腐蝕;低成本

1施工特點

因為水玻璃類材料具有較強的耐酸性能,能抵抗大多數無機酸和有機酸的作用。水玻璃類材料宜在15~30℃的干燥環境中施工和養護。首先,在水泥墊層上做隔離層,因為水玻璃類材料不耐堿,而水泥石中存有引起腐蝕的氫氧化鈣成分,故需做隔離層。水玻璃耐酸砼的硬化在低溫下是十分緩慢的。當溫度較高時,它的硬化過程就會加快,這是由于氟硅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大,因而導致水玻璃耐酸砼的凝結速度加快、強度增高。施工后第二天,水玻璃浮在骨料上面,水玻璃耐酸砼的硬化是水玻璃與氟硅酸鈉發生化學反應的結果,氟硅酸鈉作為促硬劑與水玻璃反應,使硅酸凝膠加速析出,生成氫氧化硅,沉積在耐酸粉料和粗細骨料表面,形成一層硅膠薄膜,硅膠脫水后變成氧化硅,使耐酸砼強度進一步提高。

在常溫下一般過三天,砼就能硬化,如出現大部分硬化而局部尚沒有硬化的情況就需要處理,否則砼強度會受到影響。造成局部小面積沒有同步結硬的原因,主要是人工攪拌不均勻,局部氟硅酸鈉摻量少于水玻璃,致使硬化速度緩慢。因為水玻璃是一種能溶于水的硅酸鹽,液體水玻璃在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無定形硅酸,并逐漸干燥硬化。這個反應過程進行的很慢。為加速硬化在水玻璃中加入氟硅酸鈉作為促硬劑,促使硅酸凝膠加速析出,氟硅酸鈉的實際用量為水玻璃重量12%~15%,用量太少,不僅硬化速度緩慢,而且強度降低,用量過多,又會引起凝結過快,造成施工困難,而且水玻璃耐酸砼滲透性大,強度也低。如果沒結硬的局部不處理,硬化需要很長時間,結硬后強度也要降低。所以,一般應鏟去浮層,把底層及邊緣晾干,表面清理干凈,再均勻薄涂一遍水玻璃膠泥。

2原料選擇

耐酸砼的主要原材料有:

2.1水玻璃。水玻璃在耐酸砼中,模數為2.6~2.8,比重以1.38~1.4為宜。允許采用可溶性硅酸鈉做成的水玻璃。水玻璃的比重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砼的強度、耐酸性、抗滲性和收縮性。當比重過小時,可加熱脫水調
整,當比重過大時,可在常溫下加溫水調整。

水玻璃模數過低,會延緩砼的硬化時間,耐酸性也差;模數過大,會使砼硬化過快,特別是氣溫較高時更加顯著,這樣會造成施工操作上的困難。模數過高時,可加入清水在常溫下混合,并不斷攪拌至均勻為止。

2.2氟硅酸鈉。耐酸砼常用工業氟硅酸鈉作固化劑,其質量要求:純度不應少于95%,含水率不得大于1%,細度應全部通過0.15mm的篩,不能受潮結塊。

2.3摻合料(耐酸粉料)。摻合料不宜單獨使用石英粉。作填充料,采用輝綠巖粉和石英粉按比例混合使用,其耐酸率不應小于95%,含水率不應大于0.5%,細度要求為0.15mm篩余不應大于5%,0.080mm篩余不應
大于10%~30%。

2.4細骨料。耐酸砼用石英砂,其耐酸率不應小于94%,含水率不應小于0.5%,不得含有泥土,有機雜質含量必須符合砼用砂的技術要求;細骨料的顆粒級配:篩孔尺寸5mm、1.2mm、0.30mm、0.15mm;累計篩余分別為0%~10%、20%~55%、70%~95%、95%~100%。

2.5粗骨料。用石英巖、玄武巖、花崗巖等制成的碎石,耐酸率不應小于94%,浸酸安定性合格,含水率不應大于1%,并不得含有泥土;粗骨料的顆粒級配:篩孔尺寸為20mm、10mm、5mm;累計篩余分別為0%~
5%、3%~60%、90%~100%。

2.6改性劑。改性水玻璃耐酸砼是在水玻璃耐酸砼的基礎上添加了改性劑,以增加其密實性,提高抗酸滲透性能的防腐砼,又稱密實水玻璃耐酸砼。

改性劑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密實度和抗滲透性能,是改性水玻璃耐酸砼的重要成分,技術要求如下:①應溶于水或在強烈攪拌下能均勻分散于水玻璃溶液中;②不會使水玻璃凝聚、離析;③應有一定的耐蝕性或遇酸后聚合成固體。

采用糠酮單體作改性的外加劑,為淡黃色液體,其純度為95%~99%,密度為1.29~1.30。摻量為水玻璃用量的1%~5%(重量比)。

3配合比設計

耐酸砼配合比中的水玻璃用量須根據坍落度要求確定,一般為250~300kg/m3。氟硅酸鈉用量(按純Na2SiF計)宜為水玻璃重量的15%;摻合料的用量一般為450~550kg/m3。粗細骨料和摻合料的混合物,用振動法使其密實至體積不變時的空隙率,不得超過 22%。

3.1水玻璃用量應符合下列要求。水玻璃耐酸砼坍落度,當機械搗實時不應大于1厘米;當人工搗實時不應大于2厘米。

3.2氟硅酸鈉用量按下列公式計算:

G=1.5×■×100

式中:G——氟硅酸鈉用量占水玻璃用量的百分率(%);

N1——水玻璃中含氧化鈉的百分率(%);

N2——氟硅酸鈉的純度(%)。

3.3填料混合物的空隙率要求。水玻璃耐酸砼所用粉料、粗細骨料的混合物不應大于22%。

4施工工藝

4.1攪拌。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攪拌順序為先將細骨料、粉料、氟硅酸鈉、粗骨料依次加入攪拌機干攪2min,再加入水玻璃、改性劑,配制好的水玻璃材料,不許在稠時加入水玻璃,也不許在稀時加入粉料, 要嚴格按配合比進行。

4.2澆筑。①水玻璃耐酸砼應在初凝前振搗密實;振搗時間應在5~7分鐘內完成;②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時,每層灌筑厚度不宜大于200毫米,插點間距不應大于作用半徑的1.5倍,振動器應緩慢拔出,不得留有孔洞;采用平板振動器和采用人工搗實時,每層灌筑厚度不應大于100毫米;當灌筑厚度大于上述規定時,應分層連續灌筑。分層灌筑時,上一層應在下一層初凝以前完成。如超過初凝時間,應待下一層凝固后,按施工縫處理;耐酸貯槽的灌筑應一次完成,不留施工縫;③最上一層搗實后,表面應在初凝前壓實抹平;④灌筑地面時,應隨時控制平整度和坡度;平整度,以2米長直尺檢查,允許空隙不應大于4毫米;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為坡長的±0.2%,最大偏差值不得大于30毫米;作潑水試驗時,應能順利排除;⑤水玻璃耐酸砼盡量避免留施工縫。必須留施工縫時,應留成斜槎,在繼續灌筑前應將該處打毛,清理干凈,薄涂一層水玻璃稀膠泥,稍干后再繼續灌筑,接槎處應抹實抹平。地面施工縫應留成斜搓。

4.3酸化處理。酸化處理可采用20%~40%的硫酸、15%~20%的鹽酸或15%~30%的硝酸均可,處理3~4次。每隔8h以上均勻刷灑處理1次,每次都將上次析出的白色結晶粉末掃去。

4.4拆模和養護。施工完畢,需在干燥環境中養護,養護期間嚴禁與水或蒸汽、濃度極小的稀酸接觸,也不能曝曬,以免急劇脫水而龜裂;要防止沖擊振動。一般根據環境溫度、拆模時間和養護時間按表1執行。

5質量控制

改性水玻璃耐酸砼質量指標為顯氣孔率≯5%,抗滲強度>15MPa,抗壓強度≮20MPa。

檢查有無蜂窩、麻面、裂紋等缺陷。如有上述缺陷時,應將該處砼鑿去,清理干凈,薄涂一層水玻璃稀膠泥,待稍干后用水玻璃膠泥或水玻璃砂漿進行修補。

參考文獻

1雙秀梅.水玻璃耐酸混凝土質量控制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4):146

2邢利光.水玻璃耐酸混凝土在建設工程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03,?29(18):91~92

3張蘇東.樊盛祥. KC系水玻璃混凝土及其耐腐蝕性能[J].四川化工,?1995,1:4~5

4洪蘭.雷少云.密實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改性與應用[J].腐蝕與防護,?2001,7:3~4

國為減隔震招商
kdmin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