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一、機房建設概述:
隨著計算機系統技術和設備的不斷更新換代,安裝計算機設備的場地技術,即機房工程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所采用的新材料、設備、工藝和技術,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證機房的溫度、濕度、潔凈度、照度、防靜電、防干擾、防震動、防雷電、及時監控等,能充分滿足計算機設備的安全可靠地運行,延長計算機系統使用壽命的要求,同時又要給系統管理員創造一個舒適、典雅的環境。因此,在設計上要求充分考慮設備布局、功能劃分、整體效果、裝飾風格,體現現代機房的特點和風貌。
二、機房標準化建設的必要性
計算機機房、通訊機房、互聯網數據中心IDC(Internet Data Center)機房、屏蔽機房等統稱為電子設備機房,簡稱機房。機房中安裝了信息技術設備(計算機服務器、數據存儲設備、計算機網絡設備、交換機等)、低壓配電設備、UPS設備、空氣調節設備、安防設備、消防設備、動力及環境監控設備等。其環境必須滿足設備和人員對溫度、濕度、潔凈度、電磁場強度、噪音干擾、電氣安全、電源安全、防水、抗震、防雷擊和接地等要求。
三、機房分級的判定條件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應根據使用性質、管理要求及其在經濟和社會中的重要性劃分為A、B、C三級。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 的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應為A級:
1 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將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
2 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將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應為B級。
1 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將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2 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將造成公共場所秩序混亂。
不屬于A級或B級的電子信息系統機房為C級。
1在異地建立的備份機房,設計時應與原有機房等級相同。
2 同一個機房內的不同部分可以根據實際需求,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設計。
四、機房環境建設等級保護二級要求
依據國家等級保護要求,等級保護二級的機房環境應滿足以下要求:
1) 機房和辦公場地應選擇在具有防震、防風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內。
2) 具備防盜竊和防破壞能力:
a) 主要設備放置在機房內,并將設備或主要部件進行固定,設置明顯的不易除去的標記;
b) 通信線纜鋪設在隱蔽處,可鋪設在地下或管道中;
c) 主機房應安裝必要的防盜報警設施。
3) 機房建筑應設置避雷裝置,并為機房內所有交流電源接地防靜電措施。
4) 機房應設置滅火設備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5) 具備防水和防潮能力:
a) 機房內水管安裝不得穿過機房屋頂和活動地板下;
b) 窗戶、屋頂和墻壁等具有防雨水滲透能力;
c) 機房應具備防止水蒸氣結露和地下積水的轉移與滲透。
6) 機房應設置溫、濕度自動調節設施,使機房溫、濕度的變化在設備運行所允許的范圍之內。
7) 機房供電線路上配置穩壓器和過電壓防護設備,并提供短期的備用電力供應,至少滿足關鍵設備在斷電情況下的正常運行要求。
8) 電源線和通信線纜應隔離鋪設,避免互相干擾。
五、機房環境要求及解決措施
“四度”指機房中的溫度、濕度、潔凈度及空氣流通度;
1、機房對溫濕度要求
機房的主要熱量來自于計算機設備的散熱、太陽輻射熱、人工照明、人體體熱等,其中計算機設備運行中產生的熱量非常大,是機房中的主要熱源。機房溫度過高過低都不利于設備的運行。為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機房內應保持一個適當并相對恒定的室溫。
機房設備開機時和停機時對室內溫度和濕度的要求見表一和表二。
表一:開機時電子計算機機房的溫、濕度要求
2、機房對空氣含塵量的要求
從大氣中灰塵的分布規律來看,大氣中小于或等于1um塵埃個數約占大氣塵埃總量的99%,而重量百分比僅為3%。機房對空氣含塵量的要求見表三。
表三:機房內塵埃的要求
3、 機房主要有害氣體的含量要求
機房中有害氣體在空氣中含量雖然較小,但正是這些微量濃度的腐蝕氣體會導致計算機的誤操作甚至嚴重損壞,一般要求空氣中各類有害氣體含量應低于下表要求。機房內各類有害氣體含量的要求見表四。
表四:機房內各類有害氣體含量的要求
六、機房系統建設內容及案例分析
依據信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二級要求建設對機房裝修環境、電源環境、照明環境、電磁接地環境、溫濕度、機房潔凈程度的要求。包括:機房裝修系統、供配電系統、UPS電源系統、防雷接地系統、空調與通風系統、動力設備與環境監控系統、消防系統、微模塊機柜系統、屏蔽系統、視頻監控及報警系統等。
(一)、 機房裝修系統
(1)、設計思路
機房是各類信息數據的處理中心。由于系統內各類信息數據的重要性、敏感性、及時性,機房內放置的計算機設備、通訊設備、網絡設備及輔助系統設備不僅因為是高科技產品而需要一個非常嚴格的操作環境,更重要的是只有計算機系統可靠地運行,才能保證通訊網絡樞紐暢通無阻地傳遞信息。而計算機系統可靠運行要依靠計算機房的嚴格的環境條件(機房溫度、濕度、潔凈度、供電質量及其控制精度)
(2)、設計原則
要體現出作為重要信息會聚地的室內空間特點,在充分考慮網絡系統、空調系統、UPS系統等設備的安全性、先進性的前提下,達到美觀、大方、簡樸的風格,有現代感。
在選用裝修、裝璜材料方面,要以自然材質為主,做到簡明、淡雅、柔和,并充分考慮環保因素,有利于工作人員的自身健康。
符合裝飾裝修相關設計與施工規范。
裝飾效果主要體現:
◇ ?體現特點——要體現出作為重要信息會聚地的機房裝修特點;
◇ ?突出重點——在充分考慮計算機系統、通訊、空調、UPS等設備的安全性、可靠性、先進性的前提下,達到高雅、大方、簡樸的風格;
◇ ?格調淡雅——機房室內裝潢基本格調為簡明、淡雅、柔和,宜用中性偏暖色調;
◇ ?宜于健康——在設計中選用裝潢材料方面,要以自然材質為主,充分考慮環保因素。
(3)、設計分析
本次裝修工程,是整個機房的基礎,它主要起著功能區劃分的作用,不僅包括一般機房裝修所需要的鋪抗靜電地板、安裝微孔回風吊頂,還包括為放置機架、服務器等設備的預留空間。
本裝修系統包括中心機房:吊頂工程、墻面工程、門窗工程、地面工程等幾個部分,設計機房抗靜電地板下總高15mm米,機房凈高為2.8米。
(4)、吊頂工程
1).依據《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93)第4.4.1條第四項:吊頂宜選用不起塵的吸聲材料,主機房棚頂裝修采用吊頂方式。
2).機房內吊頂主要作用:在頂棚以上到房頂的空間做為機房靜壓送風或回風風庫、可布置通風管道;安裝固定照明燈具、走線、各類風口、自動滅火探測器;防止灰塵下落等等。
3).設計方案:
根據本機房的實際情況。機房所有吊頂設計為單層吊頂,采用廣州奧德賽牌金屬微孔鋁板以輕鋼龍骨安裝。微孔鋁板厚度等于0.8mm。并在吊頂之前做防塵保溫處理。
這樣做有如下幾個優點,
有利于中心機房內防塵;
有利于降低空調、新風的設計負荷量。
根據機房的形狀特點,在機房區采用規格為600*600微孔金屬板。天花基板采用合金噴塑板面,配合輕鋼龍骨暗骨安裝,天花立體感強、容易拆裝。該天花機械強度高,不受潮,不變形,不起塵,容易清潔,且有吸音效果,色調柔和、不產生弦光,符合《GB50174-93》規范要求及《GB50222-95》的防火要求。在安裝天花之前,將原樓頂清理干凈及刷環氧聚氨脂防塵防潮漆二遍。
4).金屬板的安裝方法:
a.將吊件穿在龍骨上,每龍骨一個吊件,再用吊桿吊好,用彈片調節龍骨水平。
b.大面積吊頂要用38或50龍骨便于調節水平。
c.將扣板順序插入扣緊,并將龍骨保險片壓下鎖住即可。
(5)、 墻面工程
1)、設計依據
《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93)第4.4.2條:機房基本工作間室內裝飾應選用不起塵、易清潔的材料。墻壁和頂棚表面應平整,減少積灰面。第4.4.4條:電子計算機機房室內色調應淡雅柔和。
2)、機房內墻裝修設計
機房內墻裝修的目的是保護墻體材料,保證室內使用條件,創造一個舒適、美觀而整潔的環境。內墻的裝飾效果是由質感、線條和色彩三個因素構成。
目前,在機房墻面裝飾中最常見的貼墻材料飾面如鋁塑板,其特點:表面平整、氣密性好、易清潔、不起塵、不變形。該貼墻材料飾面基層做防潮、屏蔽、保溫隔熱處理。
機房工程設計的墻面全部采用KITOZER塑鋁板貼面,顏色為象牙白色。具體做法是:首先在墻面固定高強度防火防水石膏板,然后粘貼固定鋁塑板。鋁塑板全部接地以滿足防磁和屏蔽的要求。有木方處木方面上刷防火、防塵、防腐涂料,結逢處用黑色密封膠處理。踢腳板采用不銹鋼拉絲板飾面,高度為130mm。
具體做法和完工效果圖見下圖:
為了保證機房內設備的安全,所有本機房與外界連接的墻體的縫隙區(天花上或地板下)管線槽接口處均以防火泥堵塞,以防止蟲、鼠進入機房。
(6)、 門窗工程
根據要求,機房區域窗戶全部做密封處理,材料:防火防水石膏板;鋁塑板等。具體做法是沿著窗戶內側做雙面石膏板內墻。中間填充50mm防火材料以滿足防火、保溫要求。在做石膏板內墻以前將原有玻璃窗戶清潔干凈,內部做好清潔、密封處理。為了保證機房視覺效果的整體一致,采用象牙白色鋁塑板飾面。
機房主門為鋼制防盜門;進入配電間的門為夾膠玻璃門。
(7)、 地板工程
根據《規范》第4.4.1條第二項:機房地面應鋪設活動地板。活動地板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計算機機房用活動地板技術條件》的要求。敷設高度應按實際需要確定。因為本次所選空調為上送風形式,所以地板鋪設高度為150mm。
1)、機房工程的技術施工中,機房地面工程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機房地板一般采用抗靜電活動地板。活動地板具有可拆卸的特點,因此,所有設備的導線電纜的連接、管道的連接及檢修更換都很方便。活動地板下空間可作為走線橋架的隱蔽空間。
2)、活動地板下的地表面一般需進行防潮處理(如涮防潮漆等)。若活動地板下空間作為機房空調送風風庫,活動地板下地面還需做地臺保溫處理,保證在送冷風的過程中地表面不會因地面和冷風的溫差而結露。
3)、活動地板的種類較多,根據板基材、材料不同可分為:鋁合金、全鋼、復合木質刨花板等。地板表面則粘貼抗靜電貼面,如粘貼 HPL、PVC 、地板磚、大理石等。活動地板的不同選擇直接影響機房的檔次。不同質量的地板使用后,機房的效果大不一樣。所選地板為:全鋼無邊HPL貼面防靜電地板。
4)、該機房采用全鋼防靜活動地板。該防靜電活動地板采用優質合金冷軋鋼板,經拉伸后點焊成形。外表經磷化后進行噴塑處理,內腔填充發泡填料,上表面粘貼高耐磨的防靜電貼面。橫梁采用優質管鋼,四周無焊縫,整體做鍍鋅防腐處理。支架上托、下托采用模具一次沖壓成型,套管采用無縫鋼管,整體做鍍鋅防腐處理。
5)、該地板是利用高新技術制作而成。具有美觀耐用、防火、防滑、抗壓、耐磨、耐腐蝕、防污、防水防滲透、無輻射、環保衛生易于施工,是一種永久性防靜電地板。不受環境影響,通體都具有永久、穩定的防靜電性能,體電阻和面電阻均小于5×108Ω。承載能力強:均布載荷大于1000公斤/平米。尺寸精度高、互換性好、組裝靈活、維修方便。系統有地板、橫梁、支座組成。橫梁和自身高度可調的支座用螺釘連結成穩固的下部支承系統,地板鑲嵌入橫梁圍成的方格內。見下圖所示。
(8)、承重工程
機房內設備密度較大,對建筑樓板承重有特殊要求,在機房選址和設計時應該核實機房位置的建筑承重。對于個別機房功能區間需考慮做樓板的承重加固,特別是UPS及電池、精密空調等大型設備,重量較大,應安裝設備承重散力支架或加固處理達到功能要求。機房布局時要重點考慮大型設備的承重,盡量把重型設備放置在機房的承重梁上。
(二)、 機房電氣系統
1、設計內容
機房供電電源設計
機房附屬設備如機房的空調、照明、維修墻插電源(市電)供電設計
機房網絡設備、監控的電源(UPS)供電設計
防雷及接地保護系統
2、甲級標準應符合下列條件:
1.應有兩路獨立電源供電,并在末端自動切換。
2.重要的設備應配備UPS電源裝置。
3.電源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穩態電壓偏移不大于±2%;
2)穩態頻率偏移不大于±0.2Hz;
3) 電壓波形畸變率不大于5%;
4)允許斷電持續時間為0-4ms。
4、電子計算機機房供配電系統應考慮計算機系統有擴展、升級等可能性,并應預留備用容量。
5、機房內其它電力負荷不得由計算機主機電源和不間斷電源系統供電。主機房內宜設置專用動力配電箱。
6、電子計算機機房低壓配電系統應采用頻率50Hz、電壓380/220V TN-S或TN-C-S系統。
7、負荷等級
計算機機房電源屬于一類供電系統,供電要求不間斷、安全可靠。機房供電電源設計應達到一類供電要求。
(三)、 供電方式分析
(1)、市電供電系統
市電供電是指由供電局接入的外電供電系統,做為普通供電為大樓提供了一種供電來源。大樓機房同樣須接入普通市電系統,為機房的普通用電設備及UPS電源提供供電支持。采用專用的配電柜對市電進行管理,采用單刀雙擲開關為發電機接線做預留。但發電機及市電的切換只能手動而且不帶負載進行,宜作為單獨的配電進線控制柜使用。
(2)、發電機供電自投自復控制系統
發電機供電回路與市電必須進行互鎖聯動,采用單刀雙擲開關是一種方式,但須手動進行而且不能帶負載操作。通過采用發配電自投自復柜通過繼電器的切換,配合獨立配電柜可完成發配電系統的快速切換操作及分路控制,則可保證供電系統的不間斷運行。
發配電自投自復控制柜安裝有市電、發電自動切換繼電器,市電停電時自動切換至發電機供電系統,以保證供電系統的連續性。同時,安裝控制機房精密空調機、UPS不間斷電源等設備的開關,并配有電壓表、電流表以及報警指示燈,能及時了解機房空調、UPS電源系統及相應市電供電回路的總用電情況。
獨立配電柜安裝有各用電回路的分控開關,用于控制各系統的供電情況,同時為監控UPS電源回路的供電情況,安裝有電壓表和電流表,可隨時了解USP電源系統的負載情況。此外,總進線開關接有電源防雷器,可有效地防止雷電流通過供電線路侵入的危險。總之,機房發配電控制柜做為整個網絡配電系統的控制中心,能夠集中有效地管理整個供電系統的正常運行。
(3)、UPS不間斷電源供電系統
UPS不間斷電源供電系統是采用蓄電池通過逆變的方式供電給后端負載。平時處于在線式濾波穩壓工作方式,停電后起動電池組逆變供電給負載。
(四)、機房配電設計
1、機房供電電源系統設計
計算機機房的建設必須要建立一個穩定可靠的供配電系統,這個系統首先要保障網絡設備正常運行的電源供電,還要保證其它附屬設備如機房專用空調、照明系統、門禁、監控及消防系統的安全用電。
機房計算機設備包括小型機、服務器、網絡設備、通訊設備等,由于這些設備進行數據的實時處理與傳遞,所以對電源的質量及可靠性要求很高,因此該供電電源系統按照一級標準進行設計,由UPS直接供電。
市電電源進線按規范要求設計為TN-S系統(三相五線制)。機房供配電系統考慮系統擴展、升級、預留備用容量。
機房內設計一臺市電雙電源綜合配電柜。配電柜為KITOZER型,由專業KITOZER生產廠家定做。選用德力西空開做主回路斷路開關;UPS選用KITOZER主機設備;蓄電池選用KITOZER電池。以此措施來保證供電系統安全可靠地供電質量,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2、機房市電配電系統設計
為提高計算機設備的供配電系統可靠性,由變電所引來的雙路電源專供機房使用。(該雙路電源電纜由業主方自行配置至機房)。各系統的良好運行有賴于其核心設備供電質量的保證。因此,該機房供電系統建議采用市電、發電雙路接線引入,自投自復,并輔以在線式UPS不間斷電源的供電方式。核心設備全部采用UPS不間斷電源供電,附屬設備(如電視墻、照明用電、維護插座等)采用普通市電供電。
市電配電柜內安裝KITOZER空氣開關。配電柜供電回路設計:在市電配電柜中引出一路供UPS使用;機房輔助動力設備包括機房專用精密空調系統、新風機系統、照明系統、墻面維修插座等。在該配電柜主進開關設計安裝消防聯動裝置,當火警發生時自動切除市電供電電源,防止火警事故擴大。在該配電柜為墻面維修插座供電的線路上,設計安裝防漏電開關,以保障人身安全。
3、機房UPS配電系統設計
根據大樓結構的承重要求,充分考慮UPS電池的承重問題,電池柜安裝時應加承重載體。
該配電柜供電回路設計:專供計算機設備及應急照明使用,如:服務器、網絡設備、主機、打印機。
機房供電系統選型的主要設備為UPS不間斷電源系統,選用KITOZER等品牌的產品。
運行方式:
系統采用單聯運行方式。并具有冗余及高級電源管理雙重功能。
產品名稱: 三進三出工頻在線式
功率范圍:三進三出工頻在線式 HT10KVA~H400KVA
應用范圍:工作站、中大型數據中心部門級集中供電
4、電源插座的設計
在主機房根據機柜數量和設備使用要求安裝計算機專用的UPS(PDU)電源插排。
在主機房墻面安裝市電維修插座,以保證維修設備的供電需求。
辦公區域電源插座采用大樓原有配置。
精密空調由于用電電流過大,不建議由UPS直接供電,而是由市電供電。
機房設備:小型機、服務器、網絡設備、通訊設備等;機房環境監控、門禁、消防、應急照明等均有UPS直接供電
5、機房配電線路敷設設計
機房設備電源線均采用ZR-VV型電纜及BV塑銅線,沿地板下金屬線槽敷設至插座或接入電氣設備。計算機電源插座直接安裝到機柜,便于計算機設備使用。線纜由UPS輸出分配經金屬電纜橋架從活動地板下引到機房各處,每個計算機電源插排由一路開關控制供電。
(五)、機房照明系統
1、設計標準和依據
電子計算機房照明的照度標準應符合《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93)下列規定:
(1).主機房的平均照度可按200、300、500lx取值;
(2).基本工作間、第一類輔助房間的平均照度可按100、150、200lx取值。
2、機房照明設計取值
主機房的平均照度按400lx取值,辦公區域按200lx取值,應急照明按50lx取值。
3、機房照明平均照度計算
照度計算采用利用系數法,公式為:
Eav= F nu/SK
F—每個燈具的總光通量(單位lm)
n—燈具數量
u—利用系數,一般取0.65。
S—房間面積(m2)
K—照度補償系數(因維修而設定),一般取1.3。
Eav—平均照度(lx)。
假設計算機機房面積約20平方米,照度要求達到400lx, 需安裝36w×3格柵熒光燈多少盞?
解:
各計算參數:
Eav=400 lx ? ? F=7400 lm
(36w×3熒光燈光通量大約7400 lm,柵熒光燈燈具效率按75%計,7400×0.75=5550 lm)
u=0.65 ?S=100 m2 ?K=1.3 求:36w×3格柵熒光燈的盞數 n
因為 ?Eav=F n u/S K
所以 ?n=Eav S K/F u =400×20×1.3 /5550×0.65=6(盞)
20 m2機房平均照度400 lx時,需安裝36w×3格柵熒光燈6盞。
[超全]機房建設系統解決方案_20
4、機房照明設計
設計采用600×600無眩光格柵燈具(LED)均勻布置,保證照度均勻、足夠。
采用拋物狀鋁隔板霧面導光燈罩,不會產生眩光。截光角60°,精確控制光線,特別適合機房或有電腦的辦公室使用舒適感特別好。
[超全]機房建設系統解決方案_21
機房內設計燈具共計6盞。其中主機房區4盞;配電間區2盞;
鎮流器——選用無啟輝式高頻電子鎮流器,消除了啟輝光閃對計算機設備的電磁干擾
l 預熱式起動,延長燈管壽命
l 不閃爍,保護視力
l 散熱好,安全可靠
5、 應急燈設計
在市電斷電時,為保證工作人員做數據緊急處理和人員安全迅速的撤離,機房內需安裝應急照明系統。應急照明由市電和UPS電源供電,當市電斷電時可自動切換到UPS電源。
在主機房內安裝的格珊熒光燈中,將其中單管接入自備電源,作為事故應急燈。在機房的走廊及房間門口處,設計安裝疏散指示燈。
根據要求,機房設置的1/4的燈為應急照明燈,平時由市電供電,市電停電后由UPS供電。市電優先。
6、燈具選型
在機房內的燈具均選用KITOZER品牌600*600mm的40W*3無眩光格柵LED燈具。
(三)、機房空調新風系統
1、設計內容
主機房區域內精密空調設計及普通空調機備用。
主機房新風系統設計。
2、發熱量計算
設備發熱量計算公式:
Q=Σ(860×W×F)
式中:Q——設備發熱量總計量,單位為(kcal/h)
W——各設備的電力容量,單位為(kW)
F——各設備的運轉率。
同時根據主機房內服務器、交換機等的數量以及未來的擴容來考慮。
照明設備發熱量計算:一般可按20~40W/m2的平均耗電量估算發熱量。本次設計中取30W/m2。
3、主機房制冷量計算
本機房空氣環境設計參數:
[超全]機房建設系統解決方案_23主機房區域內面積約為35平方米,發熱量按每平方米500W設定,制冷量為
35*500=17500(W)
4、主機房新風量計算
中心機房面積約為35平方米房內空間凈高3米,機房的有效空氣總容積:
V=35×3=105m3
通風換氣量的計算:
依照國家有關標準,工作間所需通風換氣次數按每小時換氣3~5次計算,機房所需新風量計算(換氣次數按每小時換氣4次計算)為:
Q =4×V (m3/h)=4*105=420(m3/h)
5、設計方案
精密空調系統設計
(1)、設計方案
根據機房對溫濕度及含塵量的特殊要求,為保證機房的設備在恒溫、恒濕、保持潔凈度的情況下長期連續可靠的運行。應采用機房專用精密空調進行空氣調節,以確保機房設備24小時不間斷運行。
設計如下方案:
機房專用空調采用上送風、下回風的送風方式。
主機房區域內面積約為35平方米,發熱量按每平方米500W設定,制冷量為:35*500=17500(W)。再加上冗余。因此得知,須配備至少23Kw的精密空調。
因此,機房提供一臺精密空調與一臺普通空調(備用機)。以防備一臺空調出故障,導致機房設備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發生。制冷量為15000瓦,滿足要求。
(2)、空調選型
為確保機房內計算機系統的安全、可靠、正常運行,以及機房室內溫、濕度場的均勻、機房內的潔凈度考慮。在機房建設中為機房提供符合要求的場地環境,我們設計采用海瑞弗的恒溫恒濕的機房專用空調機。
性能特點介紹:
高品質控制部件-嚴格遵循CE和IEC標準,先進的電控技術,以在380V±20%的電源條件下可靠工作。另配有電源保護模塊,可以在380V±50%的范圍內選定保護值,當電壓波動超出范圍時自動保護機組,當電壓恢復正常時,機組自動重新投入運行。
渦旋式壓縮機-機組核心動力采用Copeland全封閉渦旋式壓縮機,保證了機組高效率、低噪音、高壽命。
蒸發器-高效率的蒸發器,由優質的材料和先進專業工藝制作,具有較大換熱面積,并且空氣沒有任何擾動流過機組。
室內風機-風機采用可調速后彎葉片離心風機,靜壓可在0-400Pa范圍調節,運行可靠、噪音低、能耗小。
膨脹閥-可精確控制蒸發器中的制冷劑的供應量,保證了可靠性和高效率。
過濾器-金屬柜架G4標準的過可以反復沖洗,降低了運行成本。
加濕器-采用目前國際先進的電極式加濕系統,加濕量及進排水水量均由電腦控制,加濕罐自動清洗程序確保加濕罐維持正常的加濕效率。
加熱器-電加熱器具有完善過熱保護功能和防電離作用,對于高寒地區小熱負荷的基站機房,可以滿足環境的要求。
機柜-獨特的邊框設計,黑金剛的鋼結構框架,彰顯工藝的精湛,保證機組可以適合任何運輸條件及工作環境,專業的設計,更加美觀。
冷凝器-冷凝器外殼由抗腐蝕合金制成,保證了使用壽命和美觀,采用外置轉子式軸流風機精心設計,噪音滿足環保要求。風機調速器控制不同環境溫度的保速,保證良好運行效果和節能。
微處理器控制-機組控制系統采用先進的微處理器來實現,因而提供更加方便精確的系統監控及參數設定功能。在正常使用的溫度及濕度范圍內,溫度控制精度達±0.2℃, 濕度控制精度達±2%
多種聯網集中監控方式-通過聯網監控網絡可以實現對空調的實時遠程監控。該系統支持本地網、遠程網、樓宇自控系統、動力環境集中監控網等多種網絡。
(3)、主機房新風系統設計
根據計算,設計在主機房安裝吊頂式新風機一臺。新風機總換風量為1600m3/h,達到機房總面積所需新風量計算(1200 m3/h)要求。
本工程新風機設計采用吊頂上送風方式,新風經新風管、百葉風口直接送到機房內,在排除室內污濁空氣的同時,將室外新鮮空氣經過濾后送入機房內,在機房內形成正壓箱,達到良好的通風換氣及防塵效果。
設計在主機房區域內的頂棚上安裝風口作為風口,同時將吊頂的微孔鋁板作為回風口。設計主機房區域的氣壓大于其他區域,以保證主機房區域的空氣潔凈度。
KTR-D350R新風機(品牌:開拓者)
☆ 低噪音、高效能量回收
☆ 適用于中心機房、辦公室、實驗室、賓館、會計室、醫院病房等場所
☆ 采用吊頂暗裝方式,不影響室內裝修,安裝維修簡單
新風換氣機的六點要求:
1、雙向換氣
室內外雙向換氣,新風等量置換。
冬天通風,清新溫暖
2、過濾處理
新風過濾處理符合建筑法規要求。配裝不同的過濾器可有效阻止灰塵和有害氣體等污染物進入室內。
3、高效節能
內置靜止熱交換器,熱交換效率大于70%,冷熱負荷(室溫)不受新風影響,大幅度降低新風處理所需能量,實現高效節能。榮獲北京市節能認證證書。
4、應用簡便
多種機型,適合從15m2到1100m2的建筑單元,一體化結構,內置熱交換器、雙風機、過濾器,只需接通電源和風口(道)即可使用,不但簡化設計,而且適應各種改造工程。
5、安全可靠
低噪聲風機和內部降噪處理,防止了對現場的干擾,整機除風機外無運動部件,幾乎無需維護,可確保長期穩定可靠工作,一勞永逸。
6、低費用高效益
替代新風處理設備,不必單設操作間,可減少設備投資和建筑面積,利用熱回收技術節能降耗,大幅度降低運行費用,節約新風處理能耗30%以上,無冷熱源供應,一體化結構減少維護工作量,節能人工費。
7、過濾器自動報警裝置(可選)
當空氣過濾器積聚了大量灰塵,需要清洗或更換濾材時,機器自動顯示報警提示。
8、智能控制(可選)
先進的液晶智能控制顯示技術,使室內空氣品質狀態一目了然,智能控制換氣方式:冬夏使用熱交換,春秋采用旁通式。
(四)、機房消防系統
1、七氟丙烷氣體消防系統組成:
1)、系統由儲存裝置(包括七氟丙烷貯存容器、氮氣驅動鋼瓶、容器閥、單向閥、高壓軟管和集流管、安全閥、瓶架等)、啟動裝置(含自動啟動、手動啟動與機械應急操作)和控制氣管、選擇閥、壓力開關、噴嘴、管道及其附件、支吊架等組成。
2)、儲瓶瓶身上設有安全閥,瓶內超壓時可自動泄壓。
3)、系統噴頭,每個噴頭的噴口大小采用專用流量計算軟件進行計算。
4)、氣體滅火系統的管路計算應采用專用計算機輔助運算軟件。
5)、在通向各防護區的主管道上,應設壓力訊號裝置。
2、設計要求:
機房的消防報警設計,根據消防防火級別設置確定機房的設計方案,建筑內首先要求 具備常規的消防栓、消防通道等,按機房面積和設備分布裝設煙霧、溫度檢測裝置、自動 報警警鈴和指示燈、自動/手動滅火設備和器材。機房消防報警能和大樓消防報警聯動。
其他要求:
1) 機房內選用材料要防火性能好,吊頂、地板、墻面和割斷都要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
2) 踢腳板:適當高度,架上水平儀,并調整至水平為止。
3) 頂棚上使用的木制材料要刷防火涂料,強電走線要穿金屬軟管,地板下要清理干凈。
4) 設備機房采用安全防火門,其余各門采單扇門開關,對外出入口采門辨認系統。
3、設計依據:
1、GB50263-97《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
2、GA400-2002《氣體滅火系統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
3、GB50116-9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4、設計內容
對機房工程根據消防規范要求進行七氟丙烷滅火器滅火系統(氣溶膠)及消防自動報警系統設計。具體的消防區域包括:主機房區、配電間。
5、系統具備的基本功能
1、保護區域內具有獨立的火災自動探測、報警及氣體滅火功能;
2、滅火系統為手動啟動方式;
3、在自動方式下,系統在感煙火災探測器和感溫火災探測器復合動作的情況下,
具有0-30S延時功能并同時在保護區內外可發出聲光報警,以通知人員疏散撤離;
4、在手動啟動方式下,人員可到保護區外,氣體釋放前同樣具有延時聲光報警功能。
5、設計方案
1)、功能要求
根據要求機房采用七氟丙烷滅火器滅火系統,同時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報警系統與空調、配電系統聯動,包括地板下、吊頂上及吊頂下三層報警。
2)、主要設備功能介紹
1、氣體滅火控制器
專用于氣體自動滅火系統中,融自動探測、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為一體的控制器,氣體滅火控制器可以連接感煙、感溫火災探測器,緊急啟停按鈕,手自動轉換開關,氣體噴灑指示燈,聲光警報器等設備,并且提供驅動電磁閥的接口,用于啟動氣體滅火設備。
控制方式:
1、自動控制:將氣體滅火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選擇鍵,撥到“自動”位置時,滅火系統處于自動控制狀態,當保護區發生火情,火災探測器發出火災信號,報警滅火控制器即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同時發出聯動指令,關閉聯鎖設備,經過一段延時時間,發出滅火指令,打開電磁閥釋放啟動氣體,啟動氣體通過啟動管道打開相應的選擇閥和容器閥(瓶頭閥),釋放滅火劑,實施滅火。
2、手動控制:將氣體滅火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選擇鍵,撥到“手動”位置時,滅火系統處于手動控制狀態。當保護區發生火情,可按下緊急啟停按鈕或控制器上啟動按鈕,即可按規定程序啟動滅火系統釋放滅火劑,實施滅火。在自動控制狀態,仍可實現電氣手動控制。
3、機械應急手動操作:當保護區發生火情,控制器不能發出滅火指令時,應通知有關人員撤離現場,關閉聯動設備,然后拔出相應啟動瓶組啟動閥上的手動保險夾卡片,壓下手柄即可打開啟動閥,釋放啟動氣體,即可打開選擇閥、容器閥(瓶頭閥)、釋放滅火劑,實施滅火。如此時遇上啟動閥維修或啟動鋼瓶中啟動氣體壓力不夠不能工作時,這時應首先打開相對應滅火區域的選擇閥手柄,敞開壓臂,打開選擇閥,然后打開該區域的容器閥(瓶頭閥)上的手動手柄開啟容器閥(瓶頭閥),釋放滅火劑,實施滅火。
在延時時間內而發現有異常情況,不需啟動滅火系統進行滅火時,可按下手動控制盒或氣體滅火控制器的緊急停止按鈕,即可阻止控制器滅火指令的發出。
氣體滅火控制器也可與火災報警控制器聯網,實行遠程控制。氣體滅火可以用于保護以下物質的火災:
1、電氣和電子設備火災 ;
2、可燃燒液體和可融化的固體火災;
3、固體表面火災;
4、滅火前能切斷氣源的氣體火災。
[超全]機房建設系統解決方案_29
2、手動報警按鈕(SD-DEN3160/2)
環境溫度:-10℃--+50℃
相對濕度:≤95%(40℃+_2℃)
[超全]機房建設系統解決方案_30
工作電壓:DC24V
工作電流:300uA
3、聲光報警器
最大電壓輸入范圍:DC10V--DC28V
推薦電壓輸入范圍:DC22V--DC26V
最大報警音量:不小于110dB
最大閃光光強:不小于1.2WS
平均工作電流:不大于45mA
報警聲可選音:三種(警車聲、消防車聲、救護車聲)
外形尺寸:160*128*54(mm)
產品重量:不大于235g
4、應急疏散指示標志燈
[超全]機房建設系統解決方案_31
光源:6W電致發光屏(EL)
視 ?距:30m
應急時間:≥90min
安裝方式:壁掛(可懸掛,定貨應說明)
外型尺寸(mm):A=500 B=200 C=300
外 ?殼:不銹鋼罩框
光源:2x5W 鹵鎢燈
應急時間:≥90min
安裝方式:壁掛
外 ?殼:冷軋鋼板噴塑(燈頭鍍鎳)
6、其他
各防護區的門應為向疏散方向開啟的防火門,并安裝自動閉門器,以保證在氣體噴放時能夠處于關閉狀態。但亦應保證各門在任何狀態下,都可以從內部打開,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5h;防護區的圍護結構及窗的耐火極限不低于0.5h;圍護結構及門窗的允許壓強不宜小于1200Pa;防護區的外墻上應設置泄壓口,其底邊高度應大于防護區凈高的2/3。各防護區應實行完全的防火分隔,當防護區內采用固定吊頂時,吊頂的耐火極限不應小于0.25h;當采用活動吊頂時,吊頂以上部分屬于同一防護區,吊頂與區域外不得貫通。防護區內除泄壓口以外的開口及用于防護區的通風機和通風管道中的防火閥,在噴放七氟丙烷前應自動關閉。七氟丙烷滅火器儲存瓶組噴大紅色油漆,中間用白色油漆標明介質名稱及系統編號。
(五)、機房接地和防雷系統
機房防雷接地系統原理示意圖如上圖所示
1、防雷系統方案:
機房的供電電源為TN-S系統(三相五線制),目前中心機房的配電是由總配電室引入。根據防雷系統要求,應將大廈需要保護的空間劃為不同的防雷區,以確定各部分空間不同的雷閃電磁脈沖的嚴重程度和相應的防護措施。依據防雷設計原理,大廈的防雷保護分為三級:
電源防雷一級保護:在大樓總配電室的電源輸入為總電源的一級防雷保護。
電源防雷二級保護:在大樓的每個樓層配電總控制開關為二級防雷保護。
電源防雷三級保護:在中心機房的配電柜輸入端為電源的三級防雷保護。
中心機房的電源直接來自大樓的總配電室,我們設計安裝的中心機房的三級防雷系統。
建立機房防雷系統,以防浪涌、間接和直接雷擊,確保中心機房設備的安全。根據機房供配電情況,采用二級防雷和三級防雷插排。
電源避雷器并聯于機房電力電源的相線和零線,接地端接入接地體地。正常情況下,避雷器處于高阻狀態,當電網由于雷擊或開關操作出現瞬時高電壓及大電流時,避雷器立刻在納秒級時間內迅速導通,使設備機殼(與地相聯)的電位與四線電位同時提高,避免了二者之間可能出現的大電位差,并將過電壓產生的大電流短路后向大地泄放,從而保護了機房設備。當雷擊過后,避雷器又恢復到高阻狀態,從而不影響機房設備的正常使用。信號線的防雷原理與此相同。
2、設計安裝防雷模塊:
設計在機房總配電柜內安裝KITOZER牌KTR25-B型號的防雷模塊,以確保機房設備的安全運行。防雷模塊的接地端接入大樓的接地極,大樓的接地極的接地電阻應小于1歐姆。
防浪涌設計:
為防止電源浪涌對機房服務器等網絡設備產生沖擊,設計在UPS配電柜內安裝KITOZER牌防浪涌模塊,以確保上述設備的安全運行。防浪涌模塊的性能與防雷模塊大致相同。
電話系統防雷采用KIOTZER專用電話防雷排及數據防雷器,在機房供電室內設專用防雷箱;數據專線和電話線接入該防雷箱,對電話系統進行全方位的保護。
對于計算機插座選用KITOZER系列插座防雷器做三級防雷保護,以確保工作站等負載的防雷擊保護效果。
3、計算機機房的接地系統
機房內接地包括機房內所有計算機設備殼體的保護接地,靜電地板、鋁塑板墻面、鋁扣板天花及龍骨、日光燈盤等接地,采用紫銅板沿機房靜電地板之下環繞安裝構成均壓帶系統,使各種設備的接地能夠就近連接。如下圖所示
4、機房接地分類
1)、交流工作地:
也稱功率接地,是指交流電路的工作接地,即TN-S供電系統的N線,由大樓配電室輸入。
2)、直流工作地:
也稱邏輯接地、信號接地。為了確保計算機內部數字電路具有穩定的基礎電位而設置的接地。該接地屬于獨立的懸浮接地系統。設計在機房機柜地板下用3mm厚40mm寬的銅帶橫向間距1800mm制作接地網格,并用絕緣子支撐架空。
3)、保護接地:
a 設備安全保護接地(PE),為保障人身及設備安全的接地。機房內所有電氣設備的不帶電金屬外殼均接入該接地保護系統,與接地裝置做等電位連接。 ?機柜用螺栓固定在等電位連接的金屬安裝支架上,同時其外殼接地再采用BVR-6mm2的導線就近電氣連接至40*4鍍鋅扁鋼安全保護接地帶上 ,安全保護接地帶另一端用BV-35mm2的導線與配電室內配電柜的安全保護接地銅排相連。
b 防靜電保護接地,即防靜電地面、活動地板、工作臺面必須進行靜電接地的接地保護。采用5*0.05銅箔帶沿墻面、棚板金屬龍骨支架、抗靜電地板支架、電線管、接線盒、配電柜、配電箱、照明燈具及不帶電金屬外殼、空調機組、新風機外殼做等電位連接,使用BV-35mm2導線,將各個房間的防靜電接地銅帶地網連接起來,匯流至配電室配電柜。
c屏蔽接地:是為了防止干擾磁場與電子線路發生電磁耦合而產生相互影響,故將設備內外的屏蔽線及屏蔽房間的屏蔽體進行接地,稱為屏蔽接地。
d防雷保護接地,為防止感應雷、側擊雷高脈沖電壓沿電源線進入機房,損壞機房設備的保護接地系統。
e防浪涌保護接地,為防止電源浪涌對機房服務器等網絡設備產生沖擊的保護接地系統。
f防漏電保護接地,為防止移動電氣工具漏電、保障維修人員的人身安全,設計在墻面維修插座的電源上安裝防漏電開關的保護系統。
5、 機房接地系統設計
1、機房內直流工作地網的布局:
a 依據國標GB50169-92電氣安裝,接地施工及驗收規范。計算機直流地與機房抗靜電接地及保護地嚴格分開以免相互干擾。用5*0.05mm的截面銅排敷設在活動地板下,縱橫組成網格狀(詳見下圖)。所有接點采用錫焊或銅焊使其接觸良好,以保證各計算機設備的穩定運行,并要求其接地電阻1Ω。
[超全]機房建設系統解決方案_35
b 配有專用接地端子,用編織軟銅線以最短的長度與計算機設備相連。計算機直流地需用接地干線引下至接地端子箱。容易產生靜電的活動地板、飾面金屬塑板墻、不銹鋼玻璃隔墻均采用導線布成泄漏網,并用干線引至動力配電柜中交流接地端子。為防止感應雷、側擊雷沿電源線進入機房損壞機房內的重要設備,在電源配電柜電源進線處安裝浪涌防雷器。或者在計算機設備電源處使用帶有防雷功能的插座。
2、 共用接地網接地(聯合接地):
根據《電子計算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93)中交流工作地、直流工作地、保護地、防雷地宜共用一組接地裝置【即將電源保護接地線(PE)接入機房總配電柜的PE排,機房內各電氣設備的接地線及機房的金屬構架與該接地線做等電位連接。電源保護接地線(PE)應接入大樓的接地極,該接地極的接地電阻應小于1歐姆(防雷接地電阻為1歐姆)】的要求。
機房防雷及接地保護系統的設計建議采用“共地不共線”的解決方案,即如果分別做400V地網和計算機專用地網的話,這兩個地網之間的距離一般要求在30米以上,加上每個地網本身的占地面積及考慮與建筑物防雷地網的間距,需很大的接地網安裝面積。
所謂共地不共線,是指如配電系統、信息系統、屏蔽系統、語音接入系統、金屬門窗,防靜電地板等各類需要接地的系統或器件,經過不同的線纜直接與同一地網相連接,使之與大地均屬于同一等勢體,這樣,只要任何一個需要接地的系統或器件的電位提高,其它的也同時跟著提高而不存在電勢差,從而產生不了電流,進而達到防雷保護的目的。
但共用地網必須與建筑物的建筑鋼筋體采用等電位連接器相連,遇雷電侵擾時等電位連接器將保證共用地網與建筑物雷擊時等電位,從而全方位地保證了建筑物內安裝的設備運行安全。
采用共用接地網接地方式,要求接地電阻小于1Ω。可利用原有機房接地系統,若無法提供符合技術要求的接地電阻,應就近敷設接地裝置,直到實測值滿足要求為止。
(六)、動力設備與環境監控系統工程
機房環境監控包括機房動力、環境及安防的監控系統,主要監控對象包括:智能電量儀、配電開關、UPS、精密空調、溫濕度、新風、漏水、門禁、視頻、消防等,實現7×24的全面集中監控和管理,保障機房環境及設備安全高效運行,以實現最高的機房可用率,并不斷提高運營管理水平。
1)、需求分析
集中監控內容:配電監測子系統、UPS監測子系統、精密空調監控子系統、溫濕度監測子系統、漏水檢測子系統、消防監測子系統、新風機監控子系統。
2)、系統實施簡介
以上提到動力環境監控的各個子系統均通過KITOZER系列采控模塊采集數據,以RS485方式傳輸至現場智能控制器,進入現場嵌入式主機。嵌入式主機有專用的通訊芯片,通過內部管理模塊的控制,現場的數據按預先的安排,有條不紊地進入軟件系統,由于響應的時間迅速,所以監控計算機能對現場設備達到實時監控。嵌入式主機通過網卡與用戶內部局域網相連,系統的實時數據源源不斷發送到監控中心、客戶端或WEB網頁端,機房管理人員即可實行遠程監控,實時了解機房內部的動態變化趨勢。由此減少了機房管理人員的大量工作,工作效率的提高,增加了管理人員的反映靈敏程度,確保機房的長期穩定運行。
為了保證系統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動力環境監控部份與圖像監控部份分成兩套系統獨立運行,集成于動力環境監控平臺。高精度攝像機信號通過專業網絡數字視頻服務器的采集,連續不斷地發送到監控中心,保存在高速穩定硬盤上,使每個機房內的每一個細節都記錄在案,可隨時進行查閱. 相關管理人員不需去監控中心而直接在自己辦公室監控每個機房每只攝像機的清晰圖像。遠程接收的圖像流暢清晰,絕無馬賽克現象,平均幀率在25幀/秒,確保監控的質量。
3)、監控系統結構
本設計以滿足用戶的實際要求為出發點,以實現各機房的無人值守和各機房的集中監控和管理為目標。為提高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增強系統的擴展功能和可維護性,整個系統采用模塊化、結構化設計。整個監控系統采用分布式系統的組網方式,硬件和軟件均采用開放的模塊化結構。監控系統分別由監控管理中心、現場采集中心、監控單元、監控模塊組成。在設計中充分考慮系統的穩定性、兼容性、系統所有設備的性價比、及系統以后擴展、擴充需要,能以最少投資方便地納入系統監控體系中。
監控管理中心(SC)采用分布式管理軟件系統,包括的三種軟件:監控中心軟件、客戶端軟件(Client)及Web端軟件。監控中心軟件實現對多個機房的宏觀管理,記錄歷史數據,處理事件報表信息,提供客戶端軟件(Client)及Web端軟件的表示數據。客戶端軟件(Client)及Web端軟件為用戶提供直接的管理界面及報警界面。
現場采集中心(SS):環境監控采用LONCOMIP嵌入式系統,一個嵌入式主機可提供多個個RS232或RS485/RS422接口,RS485接口可以連接各種測量傳感器采集、傳輸數據。嵌入式主機基于嵌入式Linux環境工作,它既可獨立運行(采集本地監控單元的數據及發送控制命令),也可以向上與遠端監控站傳輸數據和向下對現場監控中心采集數據。圖像監控采用網絡視屏服務器,多路視屏輸入,發送到監控中心,由監控中心控制畫面的顯示及切換。
監控模塊(SM)是一系列的信號采集單元、測量傳感器、攝像機、協議轉換器及相應的控制執行器和智能設備的智能控制器。根據系統需求,監控模塊可以與監控單元那樣接插各種輸入輸出采集模塊或控制模塊,即模擬量采集模塊、數字量采集模塊、控制模塊等,各種測量目標的傳感信號接入相應的采集模塊中,并且定時快速采集和執行相應的數據處理或控制操作,再把處理結果和告警信息傳送到監控站。系統拓撲結構圖如下:
4)、監控系統建設方案
集中監控主機安裝中在基本工作間,由機房值班人員對監控系統集中管理。監控主機采用性能優良的工業電腦,通過嵌入式KITOZER監控主機和嵌入式硬盤錄像機連接各種監控對象,配置電話語音卡可以在系統報警時可以撥打相關電話進行語音提示報警。門禁控制器和采控模塊都安裝在機房內的采集箱內,攝像頭也由主采集箱供電。所有采控模塊均采用性能穩定的開拓者(KITOZER)系列產品。本方案監控系統軟件平臺采用先進的監控系統軟件。整個監控系統統一使用UPS電源,以保證市電停電時系統也能正常運行。系統除在總控室進行監控外,還通過局域網在警衛室安裝監控客戶終端。
集中監控內容包括以下幾部分:UPS監測子系統、配電監測子系統、精密空調監控子系統、溫濕度監測子系統、漏水檢測子系統、新風機監控子系統、門禁管理子系統和圖像監控子系統。下面介紹各個子系統的建設方案。
1、UPS監測子系統
監控對象:對1臺UPS進行實施監測管理。
監控實現:UPS自帶RS232通信口,經過8520通信轉換模塊轉換成485總線用一根雙絞網線直接連接到監控主機的一個通訊口,通過這個連接與監控主機進行通信。監控主機可以查詢UPS的各種工作狀態、參數和報警信息。
監控性能:實時顯示并保存各UPS通訊協議所提供的能遠程監測的運行參數和各部件狀態。實時判斷UPS的部件是否發生報警,當UPS的某部件發生故障或越限時,監控主系統發出報警。
監控內容:輸入電壓、輸入頻率、輸入電流、輸出電壓、輸出頻率、輸出電流、輸出功率、機箱溫度、電池電壓、電池充電程度(后備時間)等;
工作狀態:旁路工作狀態、在線狀態、電池供電狀態、電池充電狀態等;
報警信息:輸入越限報警、輸出過載報警、電池異常報警、整流器故障報警、逆變器故障報警等。
注意:UPS監測的內容需根據UPS所提供的協議而略有變化,上面的內容只作參考。UPS一般不進行遠程關機控制,以免發生意外。
設備配置:KTR8520轉換模塊1塊。
在下面的UPS監控參考界面中,實時參數以具體數值顯示;工作狀態以LED圖標顯示,綠色表示該狀態啟動,灰色表示該狀態沒有啟動;報警信息以LED圖標顯示,紅色表示報警狀態,綠色表示正常狀態。
UPS監控參數表示意圖
2、 配電監測子系統
監控對象:對機房配電柜總進線和UPS輸入線路的監測及6*2路主要UPS輸出開關狀態的監測。
監控實現:在配電柜上的市電輸入處和UPS總輸出處各安裝1臺KTR-202U電量儀。其中電流監測用電流互感器變換后再由電量儀測量。電量儀自帶RS-485通訊接口,可以直接與嵌入式監控主機通訊。它可以監測市電輸入的電壓(三相)、電流(三相)、頻率和功率等。
在需要監控的配電開關安裝輔助觸點。這里用KTR-8060開關量采集模塊來采集輔助觸點輸出的反映配電開關狀態的開關信號。當開關斷開時,則窗口中所對應的圖標會變成紅色,正常為綠色,并指示其狀態位置。其中在機房總進線配電室設計1個KTR-8060采集模塊,最多可以采集32個配電開關的狀態;在機房右上角和右下角的配電室各設計一個KTR-8060采集模塊,可以最多可以各采集12個配電開關狀態。
監控性能:實時顯示并保存各配電柜總進線的各監測參數的數值,實時顯示并保存各被監測開關的工作狀態。設定電壓、電流的上限值與下限值,當監測的電壓或電流超過設定的允許值時,系統診斷為有故障(報警)事件發生,監控主系統發出報警。
監控內容:
實時參數:實時監測1路配電柜主進線的相電壓、相電流、相功率、頻率、功率因素等。
開關工作狀態:監測配電柜內重要開關的工作狀態。
設備配置:KTR-202U電量儀1套; KTR-8060采集模塊1塊
3、精密空調監控子系統
監控對象:機房內一臺精密空調
監控實現:精密空調自帶RS-485監控智能接口,1臺空調的接口用一根雙絞線通過RS-485方式連接到嵌入式監控主機的同一接口。空調設置通訊地址,監控主機通過空調提供的通訊協議來查詢和控制空調的各項參數。
監控性能:
監測空調機運行狀態,用圖形和顏色變化來顯示空調的工作情況,故障時進行報警。能夠實現空調的制冷器運行狀態、壓縮機高壓故障、過濾網阻塞等的監測與報警。可以通過本監控系統在遠端監控室內控制空調機的啟、停。此外,能夠實時顯示并保存各空調通訊協議所提供的能遠程監測的運行參數、各部件狀態及報警情況。
監控內容:
監測部份:回風溫度、回風濕度、回風溫度上限、回風濕度上限、回風溫度下限、回風濕度下限、溫度設定值、濕度設定值、空調運行狀態、壓縮機運行時間、乙二醇運行時間、加熱百分比、制冷百分比、加熱器運行狀態、制冷器運行狀態、除濕器運行狀態、加濕器運行狀態、溫濕度變化曲線圖、壓縮機高壓報警、壓縮機低壓報警、空調漏水報警、溫濕度過高報警、溫濕度過低報警、加濕器故障報警、主風扇過載報警、加濕器缺水報警、濾網堵塞報警等。
控制部份:空調的遠程開機、關機、設置溫度。
空調的所有監測與控制部份的具體情況可依據空調廠家提供的通訊協議略有變化。
設備配置KTR8520轉換模塊1塊
4 、 溫濕度監測子系統
監控對象:對機房內重要的區域內的溫濕度進行監測。
監控實現:安裝2個溫濕度傳感器,,每個傳感器布1根8芯網線至采集柜(采集柜的位置安裝在靠近監控主機的地板下)。傳感器采用開拓者KTR-11系列產品,其輸出為線性模擬電壓,再經KTR-8017采集模塊采集(每個KTR8017采集模塊可以采集4個溫濕度傳感器的輸出)送到嵌入式監控主機進行處理。
監控性能:以電子地圖方式實時顯示并記錄每個溫濕度傳感器所檢測到的室內溫度與濕度的數值,顯示短時間段內的變化情況曲線圖。并可設定每個溫濕度傳感器的溫度與濕度的報警上限與下限值。當任意一個溫濕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數據超過設定的上限或下限時,監控主系統發出報警。
監控內容:由溫濕度傳感器采集各機房內的信號,實時顯示溫度信號、濕度信號。
設備配置:KTR-11溫濕度傳感器2個,KTR8017采集模塊1個。
下圖是溫濕度監控參考界面。
5、漏水檢測子系統
監控對象:對機房內1臺精密空調漏水監測報警
監控實現:漏水報警主機房采用1個KITOZER定位式漏水監測控制器,1根10米長漏水感應繩圍著空調和機房四周繞一圈,達到實時檢測每一處可能產生漏水的地方,并能檢測機房外面漏水浸入機房內。漏水控制器自帶RS-485智能通訊接口,通過一根雙絞線連接到嵌入式監控主機,由監控主機根據通訊協議來讀取漏水偵測信息。
監控性能:以電子地圖方式實時顯示并記錄漏水線纜感應到的漏水狀態、漏水控制器的狀態。當空調或其它漏水感應繩所在區域漏水時,監控主系統發出報警,并有相應的報警圖示,并播放漏水報警的語音提示。
監控內容:實時檢測并記錄漏水報警變化情況。
如上圖所示,在漏水監測系統中所監控漏水感應線的狀態以線條和圖標的形式顯示。一旦有漏水發生,所對應位置的線條會立即變成紅色,并以文本方式顯示漏水監測的狀態,顯示漏水發生的具體定位。線條正常情況下是綠色的。
設備配置:KITOZER漏水控制器1臺, 10米漏水感應繩1根,引出線1根,終止端子1個。
6、 消防監測子系統
監控對象:對機房內的智能消防主機狀態進行監測。
監控實現:通過消防廠家提供的消防控制器報警干接點信號,通過一個8060采集模塊對接點信號進行采集后再與電腦進行通訊。
監控性能:實時顯示并保存智能消防主機的報警情況和報警放氣狀態。
監控內容:監控各區消防報警狀態、消防主機的狀態。系統檢測消防主機的信號,即時顯示消防系統狀態。
7、新風機監控子系統
監控對象:機房的1臺新風機。
監控實現:新風機不帶智能監控接口,需進行改造后才能進行監控。這里用1個KTR-8060開關量輸出模塊 把監控主機的控制指令轉化成機械動作,再通過開關量轉換模塊去控制新風機的開關,并用開關量轉換模塊把新風機的運行狀態進行轉換后再由KTR-8060模塊進行采集,然后反饋到監控主機,從而實現閉環監控。
監控性能:實時監測1臺新風機的運行狀態,已動畫方式顯示新風機的運行情況,可以遠程控制新風機的啟停,當新風機停機超時時系統會報警。
設備配置:開關量轉換模塊1套,KTR-8060開關量輸出模塊1個。
8、 門禁管理系統工程
門禁管理系統,又稱出入口控制系統,是利用自定義符識別或模式識別技術對出入口目標進行識別并控制出入口執行機構啟閉的電子系統或網絡。其核心功能就是對建筑內外正常的出入口進行控制和管理。行為人在通道口持特定卡或特定生物特征通過識讀設備進行識別,識讀設備讀取信息后,將信息傳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判斷該信息是否有效,對于有效信息,則發送開門指令,使控制器執行通道打開命令;對于無效信息不發送開門指令,而是發出警報并記錄非法入侵相關信息;控制中心門禁管理主機可以設置控制器各種參數,也可以監視和控制門的開/關狀態,可以通過編制時間程序控制各個門的開關時段和開關權限,還可以用于設定權限用戶在某段時間可以對哪些門開門有效,可以開多少次門等等。目的是增加了非法入侵者的作案難度,延遲作案時間,提早報警,方便警衛人員及時處警。
門禁管理系統一般由前端信息輸入設備(門禁讀卡器、卡片、門磁等)、執行設備(電控鎖等)、傳輸系統設備、管理控制記錄設備(門禁控制器、門禁管理主機等)四部分組成。前端信息輸入設備獲取信息,比如讀卡器響應刷卡信息,通過傳輸系統,把信號傳輸到門禁控制器,門禁控制器通過權限判斷,發出指令到前端執行器,多個門禁控制器由控制中心管理主機統一協調管理。
讀卡器: 通過射頻感應原理,識別感應卡內置加密卡號。
感應卡:存儲用戶的不可復制和解密的ID號。
門禁控制器:存儲感應卡權限和刷卡記錄,并中央處理所有讀卡器上傳信號,負責和計算機通訊和其他數據存儲器協調,配合管理軟件的智能處理中心。
電鎖:電動執行機構。
485/232信號轉換器:對所有數據存儲器進行聯網和遠距離通訊。
管理軟件:通過電腦對所有單元進行中央管理和監控,進行相應的時鐘、授權、統計管理工作。
開門按鈕:出門可以設置為按按鈕出門。
電源:提供系統運作電源和電鎖的執行結構的電源供應。
9、機房KVM系統
1)、設備現狀描述
中心機房:
規劃設計5臺服務器機柜,所有設備接入KVM系統。
本地管理人員和遠程管理人員管理所有服務器。
方案設計服務器通過6類雙絞線連接到主切換器上,再把主切換器接入到網絡即可從遠程互聯網直接訪問、管理機房的任一服務器。
在系統管理人員的統一安排下,操作人員只需要通過控制終端(任意一臺連通KVM網絡的個人電腦)就可以接入分布于機房內的各種平臺服務器/設備以進行對這些設備的各種操作,而不需要來回穿梭于機房內外或不同樓層。KVM系統應已包括所有必備的組件 。還滿足如下一些基本要求:技術先進完善;項目實施簡單;價格合理;有良好的擴展性。
2)、系統設計
每臺KVM切換器到服務器之間通過網線連接,經過服務器接口模塊連接到服務器的鼠標、鍵盤、顯示器接口。KVM主機上有1個VGA接口,PS/2鍵盤鼠標接口,4個USB接口,可以用來接本地機房控制端。將KVM切換器接入到網絡中,并且配置相應的IP地址后,即可實現從網絡對服務器的控管。
如果通過支持虛擬媒體的模塊,可以將遠程用戶電腦所連接的硬盤、光驅、USB設備直接映射到本地服務器,可實現軟件的遠程安裝與維護。
方案設計采用的是集帶內帶外管理優點于一身的設計方案,保證了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系統產品的全冗余硬件體系結構
本方案配備的Dominion KX II支持雙網絡接口和Modem備份口的冗余設計,保證單點設備的自身可靠性。
系統的鏈路冗余
對管理設備的訪問有三條鏈路:
a.帶外的本地鏈路訪問;
b.帶外的PSTN電話鏈路訪問(33.6Kbps的低速率鏈路支持,通過配備遠程訪問服務器支持多個并發用戶的直接撥入訪問)和
c.IP寬帶網絡訪問,實現了系統鏈路的可訪問性。
10.微模塊機柜系統工程
冷熱通道解決方案是響應“機房節能減排,推進綠色新機房”應運而生,主要用于類似IDC數據中心機房散熱量極大的機房使用,起到精確送冷風的效果。由兩個機柜矩陣組成。傳統機房冷氣得不到有效控制,冷氣亂竄,導致機房布分環境很冷、機柜內部很熱。冷通道機柜將輸送到機柜內部的冷氣以最節約有效的方式全部輸送給散熱設備,機柜內的熱量沿制定方向輸送出機柜。
用于訪問管理和側面氣流遏制的通道封閉門。門應具有良好的密閉性,活動性,并可以觀察到通道內的實時情況。
用于頂部氣流遏制的頂窗。頂窗應具有良好的阻燃,隔熱,透光性,并滿足易于安裝,易于維護的特點。
安全管理功能。冷通道具有溫度,濕度,煙霧感應檢測系統,以及相應的聲光報警,短信息報警,以及門磁控制功能。
11.屏蔽系統工程
計算機、通信機及電子設備在正常工作時會產生一定強度的電磁波,該電磁波可能會對其它設備產生干擾或被專用設備所接收,以竊取其工作內容。同時,這些電子設備也需要在小于一定強度的電磁環境下保證其正常工作。
屏蔽就是用金屬板體(金屬網)制成六面體,將電磁波限制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使其場的能量從一面傳到另一面受到很大的衰減。
屏蔽室就是利用其屏蔽的原理,用金屬材料制成一個六面體房間,由于金屬板(網)對入射電磁波的吸收損耗、界面反射損耗和板內反射損耗,使其電磁波的能量大大的減弱,而使屏蔽室產生屏蔽作用。
七、機房綜合布線工程
(1)、設計目標
建立一套先進、完善的機房綜合布線系統,為機房管理各種應用,包括數據、語音、圖像、控制等應用系統提供接入方式、配線方案,實現系統配置靈活、易于管理、易于維護、易于擴充的目的。
(2)、設計原則
機房工程體現出系統功能設置合理、技術成熟、適度超前、集成度高、性價比高的特點。尤其重要的是智能化系統的建設的目的是要為辦公提供一個實用方便的環境,為工作人員提供一個好的工作平臺,提高整個工作效率。根據要求,本次綜合布線系統只考慮數據系統,所有布線產品均選用KITOZER產品。
為了便于走線,我們在機房內設置了走線橋架。機房內部的布線系統除非標小型機及非標存儲器采用下走線外(鋼制全封閉式線槽),其余均采用吊頂下、機柜上的走線方式,建議采用KITOZER網格橋架;辦公區域采用下走線的方式。在主機房、配電間均有多功能信息插座。整個結構化布線系統應全面達到線路、配線架等雙冗余,避免單點故障隱患情況的出現。
上走線橋架為鋼制熱鍍鋅處理,網格狀見下圖,走線橋架走弱電線纜:雙絞線、光纖等:
下走線橋架為鋼制密閉式見下圖,走線橋架走機房動力線;空調線;機柜PDU線;插座線等。
密閉式橋架鋼板厚度1.2mm以上。冷軋鋼板,經過防腐、防銹、靜電噴涂處理。橋架其它吊掛件都經過防銹防腐處理。上下走線橋架的分開,目的是為了把強弱電完全隔離,互不影響。這樣線纜再多也是有條不紊的。
機房設計的走線橋架為:強電橋架為全封閉槽式橋架,在靜電地板以下;弱電橋架為網格狀開放式走線橋架,在吊頂以下30CM-50CM處。弱電橋架做成開放式,便于維護維修;且再加線纜時快捷方便。
走線開放式橋架圖
1)、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由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的連線組成,包括信息插座、連接軟線、適配器等。
本次設計信息插座均采用標準RJ45出口。KIOTZER六類插座可以非常容易的進行不少于十次的重復端接,有多種顏色可以供選擇,兼容各種規格的5類電纜。其安裝非常簡便,無需昂貴的打線工具,同時也便于維修和管理,降低維護成本。新型的線纜與模塊刀口的接觸方式,使端接后可靠性和穩定性極高。
主機房服務器和配線機柜的連接,均采用六類數據線在上走線橋架250×100的金屬線槽來完成。
設計前期每個機柜下設置24個六類信息模塊(24口配線架)。
2)、 水平子系統
水平子系統由配線間到工作區子系統之間的線纜組成。
水平子系統為從信息插座至樓層配線間的水平線纜。本工程水平子系統采用KIOTZER 六類4對非屏雙絞線,線纜采用低煙無鹵等級,內帶十字骨架六類雙絞線,性能指標應達到國際TIA-EIA-568-b-2.1的六類測試標準,具有國際UL或ETL檢驗的六類信道測試認證,支持帶寬250MHZ,可支持千兆以太網應用。水平配線長度不應超過90m。
機房內工程設計在吊頂下250×100的金屬線槽來保護水平傳輸六類線纜(地板下部分采用20型鍍鋅鋼管保護)。同時也包括機房與外界的傳輸光纜以及電話線均使用金屬線槽保護。
每個信息地板插座采用六類雙模塊,其中地板插座中的每個六類模塊用一條六類雙絞線與管理區子系統的六類配線架相連接。
3)、垂直子系統
垂直干線系統主要用于實現主機房與各管理子系統間的連接。通過多模光纖連接匯聚交換機及接入交換機。按技術要求進行施工,以保證整個弱電系統無接點,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室內開墻槽的使用墻槽,若沒開或走不開則使用線槽。
各分配線間到3層匯聚配線間使用多模光纖12芯。
多模光纖線纜應符合下述要求:
芯數:12芯(根據實際適當可變),每芯帶有彩色編碼護套;
類型:50um多模光纜;
可以用于樓外或樓內網絡主干應用;
支持連接器機械拼接 或者尾纖熔接;
250μm松套管結構,金屬鎧裝結構干燥防水結構、防紫外線護套;
? IEEE 802.3z 1000Base-SX 傳輸距離:550m;
溫度范圍
存儲:-40—70oC;
使用:-20—70oC;
安裝:-20—60oC;
光纖系統應符合TIA/EIA-568B及IS011801標準;并符合TIA/EIA商業樓宇布線標準。所用材料還必須符合IEC對抗拉力、壓力和拉力的承受標準。
4)、管理子系統
(a) 所有的光纖配線架為帶有防塵蓋的模塊式配線架,接口為LC接口。
(b) 配線架需以整潔而且安全的方式安裝在標準機柜內。有足夠空間應付現有及將來增加的布線。
(c) 機柜上所有跳線應一律走跳線管理環,不散亂在理線環外。機柜上空余部分(未上配線架或管理環)有檔板遮蓋。
(d) 多模光纖中的每芯光纖都應與光纖配線架端接,方便將來擴展使用。
(e) 在管理間子系統, 針對具體情況,對數據內、外網點進行分區管理,并在配線架上進行相應的區分和標識。
5)、設備間子系統
設備間子系統是綜合布線系統的總配線機構,是整個系統的核心。設備間子系統采用19″機柜落地式安裝。
跳線
數據跳線為原廠低煙無鹵護套六類多股線纜,選用兩端RJ45接口;
規格:為制造商合格的商業成品產品,適用于所提供的配線架。RJ45-45的快接式跳線,兩端接頭需要具有鍍金金屬隔離層,確保傳輸性能。
標準:數據級跳線的型式應符合TIA/EIA-568B標準。
考慮到實用性所有銅纜跳線需出具國際UL短鏈路測試報告以保證性能。
光纖跳線
為產品制造商的商業成品產品。
光纖尾纖
為產品制造商的商業成品產品。
樓宇間光纖敷設方式:采用上走方式。
6)、 施工示意圖:
7)、機柜規格要求:
(1)基本要求:
19英寸42U標準機柜、金屬微孔、公制標準和ETIS標準設備。服務器機柜:42U,600mm寬×1100mm深×2000mm高;網絡機柜:42U,600mm寬×800mm深×2000mm高。
前網孔鋼板單開門,后網孔雙開門,通孔率不小于80%。安裝螺絲螺母和束線環。顏色為黑色,安裝在型鋼焊制的均壓承重架上。機架應可靠接地。
每個服務器、網絡機柜內安裝2套豎向安裝式配電條PDU,配電條PDU的輸入端配單相32A工業連接器插頭。
(2)標準:
符合ANSI/EIARS-310-D、DIN41491:PART1、IEC297-2、DIN41494:PART7、GB/T3047.2- 92標準
兼容19"國際標準、公制標準和ETSI標準
(3)使用條件:
2 適用環境:室內適用
2 使用年限:≥20年
(4)性能特點:
2 外觀簡潔,工藝精美,尺寸精密;
2 密集散熱孔設計,分布合理,提供安全有效的設備保障;
2 采用拼裝式框架或固定框架結構設計,牢固可靠,防護等級達到IP55;
2 各部件采用模塊化設計,可按需任意配置;
2 主體選用黑色;
2 上下蓋留有相應走線孔,可任意選擇進線方式;
2 柜內走線空間充裕,前后左右皆有路由設計;
2 側門可拆,其提供專業組件實現多柜并聯安裝;
2 去除各門組件,可成為敞開式機架結構;
2 可同時安裝腳輪和支撐腳;結構極為堅固,最大靜載達800KG,移動承載350KG;
2 齊全的可選配件;
2 接地保護安全可靠。
8)、PDU要求:
2 方便可靠的安裝性能: 19英寸的標準化設計,安裝非常簡便。可根據用戶需要將PDU產品調整180度安裝;
2 多重電路保護功能:雷擊、電涌防護:最大耐沖擊電流:20KA或更高;限制電壓:≤500V或更低 ;通過雷電防護測試中心專業檢測,可用作設備端精細電涌防護;
2 濾波保護:帶有精細濾波保護,輸出超穩定的純凈電源;
2 過載防護:提供兩極超負荷保護,可有效防止過載所產生的問題。
(5)機柜內網絡設備安裝放置及網絡布線均應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
9)、系統測試
本次設計所需系統測試主要是雙絞線測試。對于雙絞線部分主要測試依據TIA/EIA頒布的TIA/EIA頒布的標準來測試雙腳顯得線纜的衰減、NEXT(近端串音)、線纜長度、線纜通斷以及各芯線對應連接是否正確。
系統測試
☆ 極性、連續性、短路、短路測試及長度
☆ 信號全程衰減測試
☆ 信號近,遠串音衰減測試
☆ 結構回轉衰耗SRB
☆ 特性阻抗
☆ 傳輸延時
八、機房建設注意事項
1、環境因素
計算機等設備屬于精密的高科技產品,對環境的要求自然苛刻,溫度和濕度過高過低均會增加設備出現故障的概率,因此,在機房建設時需要考慮到精密空調、加濕器等調控環境條件的設備的安裝。
2、選址要點
基于環境因素的考慮,在機房建設選址時,盡量不要選擇沒有防曬層的頂層和潮濕不通風的底層。再出于建設的便捷性和經費的考慮,樓層應當選擇三、四左右的層數,這些樓層既擁有相對溫和的環境,又不會給布線等方面的施工帶來較大的難度。
3、顏色選擇
機房也是一個人工環境,會有許多人員在里面沒日沒夜地工作,在裝修時不可選擇大紅大紫的顏色,亦不可選擇較為昏暗的顏色,理應將機房的環境布置得溫和有親近感,才不易造成視覺疲勞和心理的壓抑感。
4、位置擺放
像機柜、服務器等設備,切不可安放于陽光可以照射和雨水能撒到的地方,也不能放置在空調散熱器下方,或暖氣散熱片旁邊。
九、常見問題
以下是數據中心中最常見的一些問題,如下:
1、太多的開孔地板:
在熱通道和空白區域放置開孔地板是毫無理由的。這樣會浪費冷卻能力。還有可能是在機架的進氣口放置了太多的開孔地板。IT機架頂部的溫度低于正常溫度便是一大危險信號。
2、隱藏的泄漏:
冷空氣從活動地板下的空間中泄漏出來,進入到相鄰的空間或支撐柱中。菲爾普斯表示,這種泄露相當的普遍,并導致了IT環境中的壓力損失,從而使得別處滿是灰塵的熱空氣或潮濕的空氣進入進來。避免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便是去活動地板底下檢查周邊和支撐柱,并封住你發現的任何漏洞。
3、未密封的活動地板開口:
盡管許多的數據中心運營商已經努力密封了電纜開口及活動地板中的其他漏洞,但很少人真真正正地完成了這項工作。剩下的漏洞會導致大量的冷空氣逸入不被需要的區域。配電單元或遠程電源板等電氣設備是尋找未密封開口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地方。
4、溫度和濕度傳感器刻度不準:
有時供應商使用了未校準的傳感器,有時刻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不準確。這將導致管理不善的冷卻單元不能協同地工作。Strong建議運營商每六個月校準一次溫度和相對濕度傳感器,并且在必要的時候進行相應的調整。
5、糟糕的機架布局:
理想情況下,你想把機架按加熱/制冷分別排成一行,并把主要的CRACs放置在每行的兩端。擁有一小塊機架且沒有特定的方向并不能幫助任何人。無論是從前往后排列機架,還是使CRACs與IT行的方向相同,都無濟于事。
6、機架密封性不好:
把備用面板放置在空的機架區域是氣流管理的常識,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做。一些機柜沒有被設計好,安裝鋼軌與機柜邊緣之間被封死。關心效率的經營者會密封那些開口以及機柜底端的潛在開口。
7、讓CRAC互相牽制來控制濕度:
使兩個CRAC互相牽制的另一個好方法是給相鄰的CRAC供以不同溫度的循環空氣。因此,CRAC得到不同的濕度讀數,一個結束加濕,而另一個正在干燥空氣。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巧妙地理解濕度圖,并準確的設置濕度控制點,菲爾普斯說。
8、閑置的機柜空間:
這是另一個明顯的因素,但出于某種原因沒有被每個人所重視。當一個或者多個機柜空間被空置,將會破壞氣流平衡,導致廢氣循環進入冷通道,或是在冷通道損失冷空氣。這種情況將導致過度冷卻,及供應多于實際所需的空氣來彌補損失。
9、物以稀為貴:
許多的數據中心運營商預置了過度的冷卻能力。如果擁有的冷卻能力大于所需,并無法保證過剩的CRACs的安全,那么整個的冷卻方案都會被連累,因為太多的單元處于低效率狀態。地板下的冷卻溫度很高,且某些機架很難被冷卻時,運營商一貫的反應便是運行更多的冷卻單元。然而與直覺相反,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運行更少的CRACs來降低負荷,菲爾普斯說。
10、冷卻管理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沒有想到改進冷卻管理方式的好處,使得運營商的容量擱淺并花費了更高的運營成本。做一些如安裝備用面板等簡單的工作就可以從中獲益,但它們常常被忽視。在極端的情況下,一個管理良好的數據中心冷卻系統甚至可以推遲擴張或建立新的設施。